自從新文化運動之后,民主就成為了國內廣泛追求的進步思想。在具體的實踐中,也不斷追求民主。其中,“選舉”是體現民主的主要形式。每個人都根據自身的判斷,根據被選舉人的能力、資歷、品行等各個方面,來選出合適的人,去擔任合適的職位。
也因此,在選舉的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比如,在1945年召開的中共七大會議中,通過投票的方式選舉中央政治局委員。但是,令人意外的是,資歷很深、聲望很高的彭老總司令,在此次的選舉中,得票率卻并不是很高,這是為何呢?
影視劇照
1898年,彭老總出生在湖南省的湘潭縣。早年間,彭家的生活并不富裕。作為家中的大孩子,彭老總非常懂事,經常幫助父母干活,照顧兩個小弟弟。因為家境拮據,彭家無法再支付孩子上學所需要的費用了。彭老總只讀了兩年的書,就輟學回家了。
輟學的彭老總,開始全心全意地為父母分擔家庭的重任。除了在農忙的時候,跟隨著父母一起下地干活之外,彭老總還不怕辛苦地到煤窯里去當礦工。在那個時候,有著許多與彭老總一樣的人,辛苦地勞作,只為了能夠生存下來。
影視劇照
然而,出乎意料的天災,將他們推向了更加艱難的處境。1913年前后,因為頻繁的戰亂,在加上觸不及防的旱災,許多地方的稻田顆粒無收,許多底層的百姓陷入到了絕望的饑荒之中。當時,彭老總的家鄉,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走投無路的饑民們,希望能通過“鬧糶”來獲取果腹的食物。年僅十五歲的彭老總,也參與了此次的“饑民鬧糶”運動中。然而,很快地,這場運動就被官府鎮壓了,許多參與其中的人,都受到了官府的通緝。為了逃避官府的捕捉,彭老總只能離開家鄉。
洞庭湖正在修建河堤,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為了謀生,彭老總來到了洞庭湖,當一個河堤工人,每天都做著扛沙包的苦力工作。一名底層的工人,付出了大量的勞動,但是,能夠獲得的報酬卻是非常有限的。雇主和工頭殘酷地剝削,讓他深刻地意識到了制度和社會的黑暗。
1916年,十八歲的彭老總決定參軍,他加入到了湘軍之中。在軍隊中,彭老總看到了孱弱的中國,是如何被外國欺負的;也看到了腐朽黑暗的封建制度和軍閥政權,是如何魚肉百姓的。
懷著救國強國夢想的彭老總,開始走上了尋找救國的道路。為了彌補自身知識的不足,1922年,彭老總考入了湖南的陸軍講武堂,去學習軍隊指揮、作戰等方面的專業知識。
大革命時期,由廣州政府領導的國民革命軍,對一些地方的軍閥勢力進行收編和征討。1926年時,據守湖南地區的湘軍,編入到了國民革命軍中。彭老總也跟隨著部隊,進入到了革命軍中,并接觸到了許多先進的革命思想。
影視劇照
也是在這個時期,彭老總接觸到了共產主義的思想。因為自己出身于貧苦的農民家庭,在打工的過程中也經常遭受到剝削。因此,越是深入地了解共產主義的思想,彭老總越是堅定地認為:共產主義的思想和道路,才是與中國實際最契合的發展道路。
因此,彭老總也越來越堅定了自己的革命信仰。1927年的四月,蔣介石發動了反革命政變,黨組織遭受了重大損失。在這個黨組織的革命前途遭受著重大考驗的時刻,在這個共產主義革命發展的低潮期里,彭老總毫不猶豫地加入黨組織,與黨組織共度難關。
影視劇照
加入黨組織不久之后,彭老總就與滕代遠、黃公略等革命者,組織并領導平江起義。為了發展和壯大革命軍隊,彭老總組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領導著紅軍的戰士們創建革命根據地。不久之后,彭老總率領著第五軍,前往井岡山與第四軍會師。
來到井岡山之后,彭老總與毛主席、朱德等革命者們通力合作,為軍隊的壯大和根據地的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整個土地革命時期,彭老總都堅守在革命斗爭的第一線,指揮紅軍作戰。因為有著出色的能力,彭老總贏得了許多人的信任和贊許。
全面抗戰爆發之后,紅軍改編為八路軍。當時,朱德被任命為八路軍的總司令,而彭老總則被任命為八路軍的副總司令,負責創建敵后根據地、發動人民群眾、擴大抗日隊伍等重要工作。
1940年時,為了打擊日軍和偽軍的囂張氣焰,華北地區的八路軍發動了著名的百團大戰。彭司令,正是這場百團大戰的總指揮。百團大戰打擊了敵人的氣焰,鼓舞了抗日隊伍的士氣,同時,也讓“彭德懷”的名號,傳到了許許多多軍民的耳中。
影視劇照
1945年,在抗日戰爭即將勝利之際,黨組織在延安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七次代表大會。這場大會的一項重要議程,就是選舉出新一屆中央委員會的成員。經過了無記名的投票,最終選舉出了十三位中央政治局委員,其中,就包括了彭老總。
1955年9月27日,中南海舉行元帥授銜典禮,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實行軍銜制。與他們同一批授銜的,還有10名大將、55名上將、175名中將和800余名少將。今天,回顧那段特殊的歷史,我們發現,這個名單的出爐,既非純粹的論資排輩,也非簡單的論功行賞,而是綜合平衡的結果。
哪些人可當元帥?哪些人能做將軍?面對數以萬計曾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的開國功臣,這次的“論功行賞”是否公平、公正、公開,不僅觸及到他們的個人利益,還關系到大部隊的穩定。因此,最初確定的諸多評銜標準中特別增加了一條:要適當照顧到各方面軍干部的相對平衡。
時任解放軍總干部部第一副部長的宋任窮在幾十年后回憶說,平衡因素起了相當的作用:
朱德、彭德懷,因為戰功卓著,排在了十大元帥的前兩位;林彪是第四野戰軍的代表,十大元帥中他的戰績和指揮能力都堪稱第一,是十人中除朱德以外唯一的政治局常委;劉伯承是第二野戰軍的代表;賀龍,借助南昌起義總指揮和紅二方面軍總指揮的資歷成為元帥;陳毅代表著南方三年游擊戰、新四軍、第三野戰軍三個方面的力量;羅榮桓是政工元帥,代表著政工在軍中的地位,這是中國軍隊特有的中國特色;徐向前借助紅四方面軍總指揮的身份成為元帥;聶榮臻是華北野戰軍的代表;葉劍英一直是“中共軍方在政壇上的代表”。
彭老總,對中國的革命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之后,彭老總又以志愿軍總司令的身份,遠赴朝鮮戰場作戰。在朝鮮前線上,彭老總不顧身體的病痛,憑借著頑強的意志,始終堅持在戰場上。
影視劇照
彭老總,是一位非常偉大的革命者。他將自己的一生,都貢獻給了國家的革命事業,貢獻給了人民群眾。1974年,彭老總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六歲。
圖文內容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著者所有,侵刪。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