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是要參照我們各省的養老待遇計算公式來計算的。我們各省的養老計算公式是2006年全國深化企業職工退休制度改革的一種新計算方法,退休待遇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份。
但是對于建立個人賬戶之前參加工作的一批人,由于缺少個人賬戶養老金會吃虧,國家規定對他們發放過渡性養老金予以補償。過渡性養老金各省根據自己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自行確定過渡系數,從1%到1.4%不等。
其實反過來說,1998年之后幾乎各地都已經建立起個人賬戶了。之后退休的企業人員都是只按照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了。
基礎養老金可以看成每繳費一年領取多少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一種計算方式。
按照百分之百社平基數,交費一年,領取1%。
按照百分之六十繳費,領取0.8%。
按照百分之三百,領取2%。都是成比例關系。
最低繳費年限是15年,所以將所有交費年限合計計算,就是我們的最后基礎養老金待遇。
個人賬戶養老金非常好算,根據退休上年度的個人賬戶余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50歲是195個月,60歲是139個月。全國統一一張表。
過渡性養老金各地不同。
不過實際上我們要記住養老保險基本原則是長繳多得,多繳多得。
其實國際上對于退休后養老金與退休生活的關系問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叫做養老保險替代率。
這個養老保險關系替代率,實際上是退休后的養老金與退休前歷年指數化平均到手工資的一個比值。
比如我們所有繳費年限都是按照60%的基數繳費,而我們到手工資(扣除五險一金后的部分)是85%的繳費基數的話,不考慮個人賬戶養老金貶值,交費40年我們的養老保險替代率就是95%。
60%基數是3000元,我們按照60%基數交了40年,平時到手工資是85%的基數也就是2550元,退休后我們領取的養老金就是2422元。實際上由于我們國家過渡性養老金的關系,真正的替代率還比這個要高一些。
而如果交費只有15年,我們的替代率是35%,也就是說退休金只有890元左右。
當然我們的交費基數越高,退休待遇也會高一些,不過基本的替代情況是這樣的。
估計所有人都會覺得繳費40年和交費15年,退休待遇不公平。所以我們交費時間越長,還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的。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