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四川省衛健委官網印發《四川省生育登記服務管理辦法》,一是取消了是否結婚的限制,二是取消了生育數量的限制,三是簡化了生育登記的要求。此《辦法》引發了眾多熱議,也將“非婚生子女”這一概念再次引入公眾視線。
記者與遼沈地區多位婚姻家事律師及法官接觸后發現,“非婚生子女”并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在法律上,非婚生子女依法享有與婚生子女一樣的權利。
但因為身份的特殊性,非婚生子女的權益保障卻存在一些現實困難,比如司法實踐中,作為“非婚生子女”,首先要面對的是“如何證明我爸是我爸”這一問題,這也是“非婚生子女”能夠享受和婚生子女一樣的權利的基礎和前提。
記者梳理了近年來遼寧省內的500余份判決書、公證書等相關文書,通過相關案例以案說法,展示“非婚生子女”在法律上可能面對的問題,并對于如何破局予以解讀。
案例一
沒有親子鑒定 如何認定親子關系
“你說,我們姐妹兩個都50多歲了,現在老爺子沒了,出來個12歲的妹妹要分遺產,算年齡當時老爺子都60多歲了,這個我們不能接受也不相信。” 鐵嶺市的李家姐妹表示。
為此,“小妹妹”將兩個姐姐告上法庭要求共同繼承父親的遺產。李老爺子是在2023年去世,去世時76歲;2002年之后,李老爺子一直與鄒女士一起生活,但兩人沒有進行婚姻登記。此前,李老爺子有兩個女兒李麗、李紅,分別出生于1964年和1966年。
李老爺子和鄒女士一起生活后,2005年,李柳出生。2006年,李老爺子辦理了一份贈與公證,公證書上有注明李柳是李老爺子的女兒。
老爺子已經去世,無法進行親子鑒定采樣,因此李柳向法院申請與兩個同父異母的姐姐進行鑒定。不過,鑒定當日兩個姐姐都沒有出現,“而且即使進行了鑒定,由于兄弟姐妹之間鑒定的準確率在60%至80%,也不能達到準確認定的程度。”
李柳向法院提交了當初老爺子的贈與公證書,還向法院提交了自己和老爺子一起生活照片、李老爺子親弟弟等人的證人證言等,想證明自己的身份。
經過一審、二審、、重審一審、二審四年的訴訟,法院最終確定了李柳非婚生女兒的身份,可以參與李老爺子的遺產繼承。
說法:法律規定不能強制要求親子鑒定 滿足條件可以推定
“本案是難點就在于李柳無法提供親子鑒定結果來證明自己和老爺子的血緣關系。”北京盈科(沈陽)律師事務所李靜律師表示,“法律規定親子鑒定應遵循當事人自愿原則;基于當事人行使權利不得損害他人合法權利的法理,法院是不能強制要求對方進行司法鑒定的。”
“但同時,法律還規定了如果對方無理拒絕配合做親子鑒定,導致親子關系無法確認的,可以推定對其不利的事實成立,但應當同時滿足如下四個條件:一、子女本人未成年,亟需撫養和教育;二、提出申請的一方已經完成相應的證明責任;三、被申請人提供不出足以推翻非親子關系存在的證據;四、被申請人拒絕配合做親子鑒定。本案中,就是在無法完成親子鑒定的情況下,李柳提供了足夠的相關證據來證明自己的身份,所以法院最終推定了李柳的身份。”李靜律師介紹。
案例二
非婚生子女出國定居 撫養費依然需要支付
大連市民小劉1990年出生,20歲時認識了23歲的女友麗莎;麗莎是澳大利亞人,2023年,麗莎懷孕后自己回國,孩子出生后一直跟隨母親在澳大利亞生活;小劉和麗莎一直沒有結婚。澳大利亞政府部門曾要求小劉每個月支付5000元人民幣作為孩子的撫養費,小劉按照澳大利亞政府部門的要求支付撫養費至2023年3月19日,之后再未給付撫養費。
2023年,麗莎以孩子的名義將小劉起訴到了大連的法院。
“我已經給孩子拿了將近40萬元人民幣的撫養費了;我現在沒有正式工作,這些年我都沒見過孩子,孩子也不是中國籍。她作為單親媽媽,在澳大利亞是有生活補助,這些生活補助足夠她很好地養孩子和自己生活了。”小劉表示。
法院最終判決,小劉自2023年4月1日起每月支付撫養費人民幣1500元;至孩子獨立生活時止。
說法: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脫對于對非婚生子女的撫養義務
“非婚生子女與生父、生母的關系是一種基于出生而形成的自然血親關系。生父、生母對非婚生子女所應履行的法律義務,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脫。”遼寧觀策律師事務所曹鵬律師表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作為非婚生子女的生父、生母,有撫養教育子女的義務。至于給付生活費和教育費數額的多少、給付的方式、給付的期限,可由生父和生母雙方協商議定,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從保護非婚生子女合法權益的原則出發,依法作出判決。澳洲政府依據澳洲法律要求小劉支付每個月5000元人民幣撫養費的法律文件不屬于司法程序,中國的法院可以不予認可。本案中,考慮到本地生活水平,并結合撫養人和被撫養人的實際情況,法院做出了判決小劉每月給付撫養費人民幣1500元至孩子獨立生活時止。”曹鵬律師介紹。
案例三
非婚生子女父母一方給另一方的贈與 不能視為撫養費
錦州的小孫今年40歲,2011年和妻子登記結婚。2023年,小孫認識了小自己12歲的小梅,兩人開始交往。2023年,小梅生下了兒子,在出生證明載明,新生兒母親是小梅,父親是小孫。
兩人交往后,小孫先后通過銀行卡、微信、支付寶等方式向小梅轉賬78萬余元,同時購買了錦州銀河廣場的一處住宅登記在小梅名下。
2023年,小梅忽然接到了法院的傳票,自己被小孫的妻子告上法院,要求返還這78萬余元和銀河廣場的房產。“這些錢都是給孩子的撫養費啊,房子也是用來養孩子的啊。給了我的東西怎么還能往回要呢。”小梅非常不理解。
最終,法院判決小梅應當返還小孫和妻子78萬余元以及房產。
說法:婚內對外贈與侵害對方權益 撫養費需要單獨通過司法程序確認
“本案中所涉及的贈與款項發生時,小孫和妻子處于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小孫與小梅發生婚外情的行為違背了婚姻法中‘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的規定,贈與小梅錢款及房屋的行為既有違公序良俗,也侵害了小孫妻子對夫妻共同財產的所有權和處分權,贈與行為應當自始至終無效。”海華永泰(沈陽)律師事務所張雷律師表示。
“司法實踐中,撫養費一般不會超過撫養人收入的20%。即使小孫和小梅之間育有非婚生子女,小孫負有撫養子女的法定義務,也應當通過法定程序調整撫養費,小孫對非婚生子女超出合理范圍的贈與行為也侵害妻子對夫妻共同財產的所有權和處分權,也應當認定無效。”張雷律師介紹。
案例四
非婚生子女要出國 可以通過公證方式解決
常女士與李先生于2023年確定戀愛關系,常女士因為是公眾人物等原因未與李先生辦理結婚登記。雙方在2023年同居不久后生育一子,雙方決定共同撫養,其后雙方和平分手。隨后,李先生與王女士辦理了結婚登記。2023年常女士認識了美國人威廉先生,雙方感情迅速升溫,常女士并決定帶孩子一起去美國生活。
由于此前常女士與李先生沒有對孩子撫養權的歸屬權問題明確確定,孩子不能正常辦理護照等手續。
最終,常女士通過公證的方式將孩子的撫養權公證到自己名下,順利帶孩子一起出國生活。
說法:訴訟不是唯一確認撫養權的有效方式
“非婚生子女在出國時,除了需要提供出生證明等材料,還需要提供撫養權證明。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同樣非婚生子女的父母也享有婚生子女父母一樣的權利,比如撫養權、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母有探望的權利等。出國定居相當于對于孩子生活方式的一種較大的變更,出于保護孩子以及孩子父母的相關權益,必須首先確認孩子撫養權。”遼寧良友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婉竹介紹。
“血緣關系通過親子鑒定可以予以確認,對鑒定結果不認可的,可以通過法院訴訟的方式予以解決。但涉及到撫養權、撫養費等問題,對身份關系無異議的,可以通過協商后公證的方式予以確認。比如常女士作為公眾人物,社會影響力較大,通過訴訟方式會有許多不可控因素,如果孩子因此曝光,也不利于孩子的正常成長和生活;通過公證的方式將孩子的撫養權公證到自己名下會更好的避免此類事情的發生。普通人通過這種方式,相對也會比訴訟的方式省時省力。”王婉竹律師表示。
法官建議
確認非婚生子女身份要做好親子鑒定報告
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具有同等的繼承權利。但這個權利,需要建立在明確存在親子關系的前提之上,就是“如何證明我爸是我爸”這一問題;而親子鑒定又是自愿為原則,那么司法實踐中,對于這一點,作為司法審判人員有什么建議呢?
“一份合格的DNA親子鑒定報告,必須要孩子和父親/母親按照嚴格的實名登記、現場共同抽血、共同拍照等流程作出,才具有法律效力。那些拿著毛發、唾液、指甲蓋、故意弄傷后揩點血、用個化名的方式,通通無效。因為,只看著鑒定報告,無法確認這些樣本和這個化名,就是屬于你指認的那個人。
而能證明非婚生子女與父親/母親存在親子關系,最重要的證據之一,是DNA鑒定報告!共同生活的照片視頻、證人證言、自認陳述、不合格的親子鑒定報告等,都不過是‘可能存在親子關系’”的輔助證據。親生父親/母親在世的時候,可以通過提供上述‘很有可能存在親子關系’的必要輔助證據,來要求與親生父親/母親進行親子鑒定。對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法院可以推定確認親子關系存在。但在親生父親/母親去世后,法院一般不會使用‘不利推定’原則來確認親子關系存在,這也是李柳案件打了四年的問題所在。所以一定要提前留存好能證明親子關系存在的直接證據,最好是提前做好合格的親子鑒定報告。”沈陽市和平區人民法院家事審判團隊王蕾法官表示。(案例當事人均為化名)
遼沈晚報記者 隋冠卓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