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展超
深秋夜晚,仍安暖的氣息伴著微風吹過田野,吹入大街小巷。倏然,它停了下來。
風通過觸角感知到不遠處一戶人家的動靜,有聲音自廳堂傳來。它淘里淘氣地急忙飄了過去,要看看是什么熱鬧。
只見大廳燈火通明,有仆從低頭恭謙依次退出。原本擺放完好的裝飾栽倒在地,一名身穿繁瑣宮廷裙擺的貴婦立在狼藉旁邊。
她盯著眼前少女,冷聲威脅:“你若執意要和他在一起,就不能再以家族的名義做事。”
“我知道。”
少女如一顆青澀的蘋果,雖稚嫩,卻很堅決。“我知道你們不同意我和他在一起,結婚后我不會再回來的。”
貝安加在酒會
看著女兒堅定的表情,貴婦不由心軟了起來:“中國男人很麻煩的。有了妻還要有妾,有了妾還要有小妾,你最后一定會被遺棄……”
“我也知道。”
少女頓了頓,繼續,“媽媽,你一向教導我敢作敢當,那么在這件事上也是如此。不論什么結局,我都承受得起。”
這正是貝安加與譚展超結婚前的一幕。
貝安加,20世紀一位頗具傳奇的女子。
她是意大利女爵,在16歲時和家中斷絕關系只為嫁給一名華人男子。和丈夫結婚不過5年,又帶著孩子憤然離去。
她被當做女間諜被抓捕入獄,卻又在關了2年后,毫發無傷被無罪釋放。
這個女子,從“有情便可飲水飽”的天真少女,在經歷諸多變故,回到國后,搖身一變,成了時尚圈首屈一指的領頭人。
貝安加
周身桃花不斷,先后經歷了6次婚姻。在年老之際卻依然心念著她的初戀。
那個讓她奮不顧身遠離家國的愛人,國民政府陸軍上將譚展超。
譚展超,出生于中國廣東一戶富裕人家。
按照父母的意愿,他們是希望這個男孩能好好讀書,混個文人名頭,在戰爭后線寫寫東西就成。
奈何譚展超一腔熱血誓要衛國,他不顧家里人反對,17歲高中畢業后就迫不及待去了意大利陸軍官校學習。
此后又進入意大利多個軍事院校學習戰斗技能,是那里響當當的華人身份的軍官預備役和軍事精英。
但是在訓練學習上順風順水的譚展超,在意大利卻有兩點一直讓他耿耿于懷。
譚展超
一,他的華人身份,讓他一些歐洲同學頗為看不上眼,大事沒有,小事使絆子。不說多麻煩,總歸讓人糟心。
二,他的戀愛對象被那家里人反對。他愛上了一名貴族家小姐,但小姐家人一直看不上他,本該也是如此。
譚展超和貝安加,一個是中國鄉下普通富裕人家,一個是意大利掌權女貴族。
一個心心念念回國上陣殺敵,一個陷落于各種繁華衣飾與酒會應酬。
一個26歲成年剛毅男子,一個16歲天真懵懂少女。
他們本應是兩個世界的人,只是陰差陽錯下才相遇相知相許。
好像這世間每一段感情都要經歷些波折才能證明他們的情比金堅,貝安加與譚展超之間也是如此。
貝安加
他們的結合遭到貝安加家族激烈的反對。
他們認為,貝安加自幼嬌寵長大,從不知人情世故、世間艱辛,她只是一個才16歲、沒有見識的女孩。
與其說她對譚展超是“愛情”,不如說短期內荷爾蒙促發下的相互吸引。
是那午夜盛放的花,只要清晨的光灑落進來,一切原形畢露。
他們之間的阻礙遠不止如此,最大的就是譚展超的華人身份。
20世紀初期的中國,仍陷落于西方列強的肆虐之下,人民生活艱難,朝不保夕。那時候的華人在西方國家地位低下。
更不要提譚展超家里也只是中國一個普通富足家庭,錢不算多,權,沒有。
最讓貝安加母親接受不了的是華人陋習,那時的中國仍存留大量封建思想與習俗,男子三妻四妾只是尋常。
譚展超(左二)與意大利軍校同學
她無法忍受自己千嬌百寵的女兒、身負女爵爵位的貝安加滿腦都是情情愛愛,接受與其她女性共享男子。
而貝安加母親知道,她的擔憂很可能成事實。
奈何他們長輩是威逼利誘都用了,道理也都掰開掰碎給女兒講的透徹明白。
貝安加還是一心要沖破家族“阻礙”,和這個名不見經傳的中國男子在一起。
做父母的總是拗不過兒女,無可奈何之下,貝安加父母只能同意。
但是貝安加為了和譚展超在一起,和家族已是鬧的不可開交,最后是以從家族割裂出去的方式離開這個生活了16年的華麗“囚籠”。
另一邊,等到心愛女孩的譚展超欣喜不已。
他是真的沒有貝安加父母猜測那樣,想通過他們家族謀取什么利益。
譚展超與貝安加結婚照
他是單純喜歡這個單純善良的姑娘,他也愿意永遠守護她的笑容。
1936年10月7日,這對戀人在梵蒂岡彼得大教堂結婚,締結一生一世的條約。
但是,中國預備戰將與意大利女貴族結婚消息傳出,卻是石破天驚,使很多人存疑。
一方面,意大利方認為譚展超惡意誘拐貴族少女要謀福利,另一方面,國民政府也擔心譚展超娶了意大利貴族就不認國家了。
他們暗暗思忖,不會譚展超娶了外國媳婦,就要做外國女婿為別人家辦事了吧?
1939,駐意使館的武官鄭紹成在思索良久后,還是嘆著氣選擇向國民政府發急件。
該消息被國民政府軍令部記錄在冊。
“有留意學員譚展超,攜其意籍妻子,赴鄉間避暑。且有久居意境,并謀國外職業之意等語。查該員學成不歸,逍遙海外……”
譚展超
很快,外交部傳信:“勒令自費留意軍事學生譚展超回國。”
命令一出,可是讓國外人看足笑話,怎么著,自己國家的人留不住只能通過這種方式,強迫人回去?
事實上,不論使館大使和意大利人是怎么想,如何笑,這些都已和譚展超他們無關。
他早在1938年就已經攜帶妻兒回國了。
一語成讖
譚展超在外求學已有十多年,對國內是十分思念的,他時常探查國內消息,知道中國陷入了內憂外患的巨大斗爭之中。
他勢必要回國參戰,將那些侵略者趕出國家,還人民一個國泰民安。
1937年,聽了日軍侵華的事,他已是憤怒不已,但苦耐于學業未完成,東西沒學完,譚展超也只能按捺下來抓緊學習。
譚展超
等到1938年,譚展超學業初完成,他就迫不及待和貝安加說了回國的事。
貝安加明白丈夫的使命和信念,她并未有任何勸阻。她收拾家什,抱著孩子,毅然跟著譚展超踏足陌生國度。
他們先是去了香港,但是壯志滿酬的譚展超卻碰壁了。
他發現自己所學專業山岳作戰毫無永無之處,因為國內沒有山岳作戰兵科的編制,甚至沒有這個概念。
這花了十幾年學的難道就白費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他們第一個孩子尤拉,因為感染上胸膜炎,在醫院里救治無效沒了。
譚展超一時間竟以為山崩地裂,出乎意料的是他一向以為柔弱的妻子貝安加,卻一改軟弱,站了起來。
孫立人
她擦干眼淚,鼓勵丈夫,天生我材必有用,譚展超學的作戰技能必有適當的作用。
否極泰來,這個年輕軍人遇上了伯樂,孫立人。
孫立人給譚展超足夠的權限,讓他訓練屬于自己的士兵。在聽說譚展超俸祿少,生活難以為繼時,還特意給他增加補貼。
譚展超也是感動不已,他積極訓練士兵各種作戰技能,還特意申請往艱苦的邊境地帶去。
因為軍隊禁令,即使貝安加是軍官妻子也不能進入軍區。
譚展超在軍營內訓練士兵,貝安加就在軍營附近找村落,或是自己搭個簡陋木板房,顫顫巍巍的,好似一推就倒。
孫立人
就在這樣的環境中,貝安加艱難撫養著他們的三個孩子。
但是,易得癡情女,難得有情郎。
或許是妻子不在身邊追求安慰,也或許是天生朝三暮四,譚展超他的心里,住進了第二個女人。
1940年,譚展超在貴州都勻駐守。因為頻繁上前線,身體受傷的緣故,譚展超認識了醫護營護士何懿嫻。
何懿嫻不同于貝安加明艷大方的美,她更遵從中國人審美,溫婉似水,含蓄婉轉,羞澀一笑就像是空谷幽蘭,清雅沁人。
郎有情,妾有意。這一對男女是越走越近,交往越發頻繁,也比以往更加親密。
譚展超與何懿嫻
不過譚展超和何懿嫻的事情,貝安加仍不知情。
她仍住在軍營旁邊那個寒顫破舊的木板房,艱難適應著邊境區域的貧困,與溫濕難耐的氣候。
她是貴族出身,在此之前,她從未想到過竟然會有生活這么艱苦的地方。只是為了譚展超,她甘之如飴。
變故出現了,國民政府高層要來軍營檢閱部隊,貝安加作為軍官妻子有了資格進去觀看。
就是這次部隊檢閱,貝安加發現了丈夫和一個女護士之間的貓膩。
譚展超看那女子的眼神,絕不是普通男人看女人的,是親昵的、有情的。
檢閱結束,這對難得重逢的夫妻還來不及訴說思念,譚展超就被妻子一句話問的心虛不已。
貝安加和孩子們
“你和別的女人在一起了?”
譚展超僵硬片刻,還是點了點頭。
為防妻子心生間隙,他急忙保證,讓貝安加放心,自己的正統妻子永遠是她,何懿嫻永遠越不過她。
正統妻子、越不過?
貝安加似笑非笑、嘴角嘲諷,這就是之前信誓旦旦說自己是他一生摯愛的男子?
時間不過才過去5年,就能變卦?不,不算是變卦。
畢竟譚展超只說自己是他的“摯愛”,是“最愛”,卻不是“唯一”。
他的心里可以裝很多很多女人,唯獨不會只有她自己。
貝安加不愿意接受這樣的結果,她連譚展超出軌都不愿意原諒,遑論和別人女人共享一個丈夫了。
譚展超的四個孩子和妻子貝安加
她又仿佛聽到母親當初的結論:“你最后一定會被遺棄。”
是啊,現在和遺棄又有什么區別。
但是貝安加身上的貴族血統,她接受的教育和家族理念,支撐著這個異國飄零的弱女子,維持她脆弱的貴族的驕傲。
決不妥協。
即使她知道自己的決定并不合時宜。
已有的3個孩子,加上肚子里懷的一個。而且異國他鄉,離開了譚展超庇佑,她一個外國女子要如何生存下去?
貝安加知道最理智的做法就是暫且忍耐,享受譚展超的照料和經濟支撐,等到局勢穩定再徐徐圖之。
但是她就是不愿意。憑什么譚展超出軌了,她就得忍著。愛情、婚姻里容不下第三個人。
譚展超與何懿嫻一家
既然譚展超背叛他們的婚姻,違背教堂里的誓言,她也不會巴巴望著他,渴求他與別的女子溫存后,施舍來的一個目光。
貝安加決定離開。
對于妻子的決定,譚展超雖然心痛,還是選擇尊重她。
在與貝安加和幾個孩子依依惜別之后,譚展超一一吻別三個孩子,然后目送著他們離去。
自此,一個去往上海,一個轉身奔赴緬甸戰場。
兩個不同的去向,預示著兩段截然不同的人生,同時拉開兩人悲劇的帷幕。
貝安加和譚展超結婚時尚且年幼,學科知識學得并不算多。而且她的外籍女子身份,也讓她的工作之旅千難萬難。
緬北反攻戰期間,譚展超因受傷被送上救護機
貝安加每日早出晚歸,只為給孩子賺到足夠的花用,但是,一切還遠遠不足。
她想到自己的父母,只是再看看自己這凄慘的現狀,她微不可查的自尊心又冒了出來,貝安加選擇瞞下一切。
這時,她的兒子強納森在公園中又不慎被流浪狗咬傷,感染了狂犬病救治無效去世了。
貝安加心力交瘁,難掩疲倦。她妥協了。
她仍是沒有聯系父母,卻開始利用她外國女人身份,走私黃金,倒買倒賣之下,依靠差價賺錢。
但她千不該萬不該,去販賣情報,行“間諜”之事。
時間緩緩流逝,原本戰火焚天的場景開始漸漸弱了起來,留給人間的只剩焦黑土地,一片狼藉。
《申報》報道
國家局勢勉強穩定下來,一切百廢待興。這時候,貝安加應該做的是立刻回國,以此逃避政府的事后追責。
但她仍是不舍得走,這幾年她陸陸續續聯系譚展超多次,因戰爭原因,竟是沒收到男人的一封回信。
她聽說緬甸那里局勢也開始穩定,想留在中國,等譚展超。
她沒等來“丈夫”,只等到政府人員的逮捕令與陰森黑暗的監牢。
1945年8月6日,貝安加被關在廣州沙面戰犯拘留所,等待她的很可能是審判后的死亡。
貝安加慌了。她也不再顧及隔閡,選擇向意大利父母求助。
貝安加母親立馬請求羅馬教廷幫助女兒脫離監牢。
羅馬教宗庇護十二世
另一方面,遠在緬甸的譚展超也戰勝歸來。之前戰火連天,局勢緊張,他這方也是一直聯系不到貝安加。
戰爭匍一結束,他聽說貝安加被以間諜罪關押起來的消息,就立馬趕往關押她的地區。
在獄中,貝安加終于見到她心心念念的譚展超。
貝安加的罪名太過嚴重,之所以一直不判刑,只是因為此事牽扯勢力太多,暫時滯緩。
她和譚展超一番琢磨,先讓她以譚展超妻子名義拖住判處。
然后只要能懷孕,本著人道主義原則,政府這邊至少會暫且放人。
至于譚展超現在的“妻子”何懿嫻,也并不算他正統妻子,譚展超對外認為的夫人一直只有貝安加,何懿嫻只是“妾”。
晚年的貝安加
雖說如此,畢竟貝安加早已遠離他們的生活,何懿嫻和真正的妻子已是沒什么兩樣。
她對于貝安加也一直心懷愧疚,認為是自己搶占了貝安加的幸福。
得知貝安加懷孕很可能會免受刑罰,何懿嫻也是同意。
前后兩個妻子都無異議,譚展超也沒有后顧之憂。
他一方面對外宣稱,貝安加仍是他的家屬,是他正統妻子。他還把幾個孩子送往法國修道院,以免受此事牽扯。
另一方面,則是考慮如何讓貝安加懷孕。終于,在譚展超又一次探視之后,貝安加被檢查出懷有身孕。
貝安加因懷孕被轉入醫院休養,而譚展超松了口氣,隨從上司孫立人去了東北。
官司又打了一年多,好在貝安加不用再遭受那些折磨。
晚年貝安加
意大利貴族施壓、美國介入、譚展超的聲明、貝安加剛生下來的孩子等等,都成為她一重又一重的保命鎖和脫罪符。
1947年11月25日,迫于外界壓力,貝安加被當局無罪釋放。
她接回被寄養在修道院的孩子,四處打探譚展超消息,但她只得到一個噩耗,譚展超在戰爭中陣亡。
貝安加在中國再無留戀,她收拾情緒,帶著孩子返回意大利。
經歷一番波折后的貝安加,不再是以往愛情至上的模樣。
她一改往日軟糯,把幾個孩子寄養在瑞士一家寄宿學校,然后只身前往巴黎闖蕩。
貝安加
她做助理,做模特,開服裝店。她在歐洲時尚界闖出一番天地。
她經歷了很多事情,也經歷一番人,只不過在她看來都是過眼云煙,只有握在手中的金錢和權勢,才是生存之本。
貝安加又經歷了5次婚姻,在最后一次結婚時,甚至在結婚請柬上印上早年她與譚展超結婚的照片。
外界說她“不拘一格”,少女期的愛戀也恨不得昭告天地,貝安加只是笑笑。
或許得不到的是最好的,尤其是貝安加和譚展超又是在最美的年華分開。
她對于譚展超是觸不可及的紅玫瑰,但對于貝安加而言,譚展超又何嘗不是那錯失的白月光。
貝安加(左一)
如果當初得知譚展超出軌后,她不是決然離去,而是據理力爭,是不是結果會有所不同?
但過去已然成為過去,再追究不過徒生傷悲。
1993年,譚展超與何懿嫻女兒譚愛梅找上門來,告訴貝安加,當初她聽到的父親陣亡消息是錯誤的,他并沒有死亡。
直到1960年,他才因為癌癥,在美國醫院中離世。
貝安加得知這一消息后,怔忪片刻又恢復尋常。
事情已經過去幾十年,再追究什么對錯、誤會都已無所謂,故人已逝,唯有一壺酒慰藉蒼天。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