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殼上市是一種利用并購重組手段,將一個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資產注入另一家公司,從而使該公司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過程。借殼上市一般通過反向購買的方式。
舉例,
比如A公司是上市公司,A的凈資產為100億,A的控股股東甲持有A公司80%的股權,A看好另一個公司B的業務,B的評估值為10億,那么A想要購買B,但賬面沒錢,這時候,A拋出一個預案 ,A找來有大量資金的一個投資者C,向C增發股票,募集10億,用于支付購買B的對價。
這筆交易的結果是:
①C擁有了一部分A的股份,比例為10/110=9.09%,
②A拿到了10億現金,并支付給B的原股東,然后A公司控制了B公司。
③A的控股股東甲的股權被稀釋,甲原來持有80億的股份,原凈資產為100億,持股比例為80%,現在C入股以后,凈資產變成了110億,甲還是持有80億的股份,持股比例變成了80/110=72.72%。
交易完成。
由于A上市公司向C一個投資者發行股份,而不是向社會公眾發行股份,所以,A向C發行股份的行為就稱為“非公開發行”。
如果沒有投資者C,那沒有錢是不是這筆交易就完不成了呢?
不是,A可以和B的原股東商量,不使用現金的方式購買B,而使用股份的方式購買B,具體操作如下:
B的價值為10億不變,A直接向B的原股東增發10億元對應的A公司股份,交易完成后,A擁有了B的控制權也就是100%股權,A的凈資產變成了110億,B的原股東擁有A上市公司的10億股份,持有A上市公司的10/110=9.09%的股權。
交易完成。這就是“發行股份購買資產”。
什么是反向購買?
還是上面的例子,A的凈資產為100億,A的控股股東甲持有A公司80%的股權,但是A并沒有購買B公司,而是購買了D公司,D公司價值不是10億而是1000億,也就是說,這是一筆“蛇吞象”的收購。A還是采用股份的方式購買D,A向D的原股東發行1000億的股份,發行完畢后,
①D的原股東持有1000億A上市公司的股份,A上市公司的總股份為100+1000=1100億,D的原股東對A的持股比例變成了1000/1100=90.91%。
②A購買了D公司,D公司成為A公司的子公司。
③A的原股東的股權被稀釋,收購完成后A的原股東對A上市公司的股權比例變為100/1100=9.09%。
經過這次的“發行股份購買資產”,A公司控制了B公司,但是D公司的原股東控制了A公司(持股比例90.91%),A公司的原股東的股權被稀釋后喪失了對A公司的控制權,以后的經營決策由D公司的原股東說了算。
這就是“反向購買”。反向購買就是說,A公司采用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過程中,股份被稀釋得喪失了控制權。
在上面的案例中,通過這樣的操作,實現了D公司的業務在上市公司中運營,以后也可以用D公司的資產向銀行抵押進行借款融資等,D公司沒有經過IPO,也沒有經過股份承銷、IPO問詢等一系列復雜的程序,D公司借了A公司的“殼”(也就是上市公司的牌子),實現了資產上市運營。
這就是“借殼上市”。
這也是有人質疑到底是聯想收購了IBM還是IBM收購了聯想的原因,因為按照聯想收購IBM的方案,聯想出資12.5億美元,包括6.5億美元現金和價值6億美元的聯想股票,并且需要承擔來自IBM約5億美元的凈負債。聯想收購IBM的個人電腦的相關業務以后,導致IBM公司的原股東擁有18.5%左右的聯想的股份,成為了聯想的第二大股東,對聯想的經營決策有了重大影響。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