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語: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掀起一場“外出打工”的熱潮,許多農民子弟離開家鄉,投身于陌生的城市。
彼時,來自農村地區的年輕人,大部分都是進入經濟發展較快的沿海地區上班,“進廠打工”則是那一代年輕人十分鮮明的記憶。
當時工廠里基本上都是年輕人,經常可以看到工廠成雙成對的情侶出沒。然而現如今,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們發現工廠里年輕單身女性已經變得越少,甚至于用“稀少”一詞來形容也不為過。
而且,由于工廠女性越來越少,繼而導致了一個尷尬的現象:很多年輕男性也不太愿意進工廠上班了。
還記得10多年前,社會上流行說男的如果找不到老婆,那就去服裝廠、紡織廠上班,因為這些工廠女孩非常多,單身的男性完全可以進廠打工幾個月,等談到女朋友了,再帶著她一起辭職回家。
但是現在看看很多工廠的車間,不要說體力崗位是男性,就連踩縫紉機崗位男性的比例也逐漸增多;即便是廠里有女工,大部分的年齡也是三十歲以上的已婚女性,根本沒有以前清一色年輕女孩的場面。
這些年來,工廠女性越來越少,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背后主要有3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大家要明白的一個問題是,在以前很多年輕人紛紛進工廠上班,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其他的選擇。特別是對于很多從農村出來的年輕女性,她們很多甚至十五六歲的年紀就跟著親戚來到城市打工,然后把賺到的錢寄回去供弟弟妹妹讀書。
但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高等教育的普及,社會上已經很少再有十幾歲的 女孩出來打工的情況了,即便是家里情況較難,也有國家提供補助或者貸款完成學業。
年輕人學歷普遍提高了,她們自然不愿意再和以前一樣進廠打工。因為工廠已經不再是年輕人唯一的選擇,也不再是年輕人眼中體面的工作。
互聯網的發展極大的改變了我們普通人的生活,特別是對于年輕人來說,他們甚至因為互聯網而改變了人生。
互聯網行業崛起后,衍生出了非常多適合年輕人的行業,比如互聯網帶貨主播、自媒體博主、快遞員、外賣員等等,大量年輕人在其中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崗位。
而對于很多年輕女性來說,她們則更傾向于從事主播行業,靠用戶的打賞獲得收入,這可比進工廠打工要好多了。
相關資料顯示,目前我國網絡表演(直播)行業主播賬號累計近1.4億,其中女主播占據絕大部分。
不少年輕女性,通過從事互聯網職業賺得盆滿缽滿,徹底改變了人生,這是進廠打工根本不能比的。
從客觀的角度來說,無論進什么類型的工廠上班,對員工來說都是一種煎熬。因為,進廠打工通常都要加班,只拿基本工資的話工資非常低。而且,在如今越來越注重自由的社會里,進廠打工更是一度遭到了年輕人的嫌棄。
相比進廠打工、無休止的加班,年輕的女性們更愿意坐在辦公室做文員,整天和電腦打交道,那也比在工廠重復“機械勞動”要來得開心一些。
綜上所述,如今社工廠里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主要是因為年輕女性都轉移到了互聯網主播、自媒體博主、外賣、快遞等行業。工廠被年輕人拋棄,這些年頻頻出現招工難現象,是因為它們已經跟不上社會的發展,其實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知道大家對此現象怎么看呢?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