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還是跟大家分享一位粉絲家長的家庭教育案例分析,她跟我說道:
“我是孩子的媽媽,家里一個孩子,目前沾染了一身惡習,抽煙、喝酒、打群架、偷竊,好幾天徹夜不歸,現在真的是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我們在北方一個二線省會城市居住,我和孩子他爸都是體制內的工作,家庭經濟條件尚可。孩子從小到大都是我們倆親力親為帶大的,很少依靠老人。孩子的很多事情,幾乎都是他爸親力親為,沒少關注他。
孩子今年14歲,本來是在當地的一個較好的公立初中上學,但由于之前發生意外骨折,導致休學在家整整一年,目前還是初二年級。
孩子性格外向,情商高,平時溝通交流沒有任何問題,特別是孩子甚少說謊。他在外面的事情,只要我們問,他都是實話實說。
初一開始就有厭學情況吧,就是去年暑假開始,結識了一些社會上的不良少年后,厭學明顯點,但是他自己也知道必須得學,也想學好可以考高中。
但是上課時自控力很差,注意力很難集中,到結識社會朋友們后,厭學感明顯。孩子對交朋友特別感興趣,雖離不開手機,但是游戲沒癮。從小就喜歡交友,他說不喜歡自己被孤立。
平時我和孩子他爸都對孩子陪伴管理蠻多的,他暑假前接觸不良少年,主要是我和他爸有一段時間因疫情原因,需要晚上去單位加班。這樣才給了孩子機會,他聯系了一些同學來家陪他,就那幾天結識不良少年們。我們也是后來才知道這些事的。
現在我們對他管理稍微嚴格點,他就說我們在逼他。他覺得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候,我們聯系他會讓他覺得壓抑,丟份。他羨慕他的朋友們可以徹夜不歸而無人打擾,覺得那就是自由。
我也和孩子聊過,他也知道自己不缺愛,不缺關注度,不缺錢,想要的他爸都會盡量滿足他。我問他到底他缺啥?他說缺自由。
元旦夜里,孩子要求徹夜不歸,因和爸爸協商無果,就選擇離家出走了。后來他爸報警沒找到他。2號派出所就和他爸聯系,并準備通緝他了。
說是上個月二十號左右實施過偷竊。現在孩子還在外面,中間給我發信息說,要我不用擔心,他在外面玩幾天就回來。
現在是想考慮把孩子送到那種素質教育特訓學校里去,如果不送進去,孩子不脫離現有的朋友環境,這個孩子的人生可能就毀了;送走孩子,又不知道哪里適合他,怕我們父母的決定造成另一種不可逆的傷害,而后悔終生。
您看這個孩子還有希望嗎?我和孩子爸爸說過,死也不會放棄他的,我們堅信可以陪他度過這段艱難時期。可是我們沒有方向,看不到希望,不知道如何才能走好每一步,把孩子拉回正軌。
我和他爸現在不知道如何處理才是對的。我們想的最好的結果,就是他能山窮水盡、迷途知返、改過自新。但又感覺是奢望,想想也不太可能吧。”
今天,我就借回復這位家長的機會,跟大家說一些我的觀點和思路,供其他類似處境的家長們參考。
我把你提到的幾個問題,分別來跟你說一下吧。
第一,先說一下孩子為什么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原因到底在哪里?
一方面,近些年來社會生產力提高太快,也就是經濟發展太快,學校教育制度相對滯后。
這個事情,其實我在之前的作品中曾多次闡述過。當代孩子,確實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要更難管理。主要原因就是,學校教育制度,目前來講十分滯后于社會發展。
但學校教育尤其是公立學校教育,它本身有社會公益屬性,原本就是一個保底型的基礎教育服務,是國家為了給家庭降低教育成本開支而設立的;
目前社會上的絕大多數私立學校(99.9%)雖然看似收費略高,但并沒有多少錢真正用于教育成本的支出,收的那些錢,多數都用于生活附加服務了,自然,大多數私立學校教育質量也并沒有很多家長想象中的那么高。
學校大部分只能做到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教師能照本宣科地把教材上的內容講完,就已經很不錯了。
至于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輔助學生正確理解各種新的社會現象,這些事情絕大多數學校是根本做不到的,畢竟這涉及到高成本的教育資源——博學多識、社會經驗豐富的教師。
另一方面,是應有的家庭教育環節沒及時跟上。
正因為高質量的教育,經濟成本非常高(優質教育資源本身就是很昂貴的東西),而公立或普通私立學校都受到經濟成本的制約,不可能提供高質量的教育,所以孩子的很多相關教育,都需要家庭教育來及時補足。
說到這里,也就不難理解,國家為啥會出臺《家庭教育促進法》了,家庭教育,在今后會顯得尤為重要,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重要。
孩子之所以變成今天這個樣子,主要就是以上兩大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雖然,很多家長都覺得對孩子有不少陪伴,對孩子從小到大的付出也不少,但事實上,絕大多數家庭對孩子的有效陪伴、高質量陪伴都是遠遠不夠的,對孩子的相關教育也是很少的。
尤其是近些年來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物質條件越發地富足,產生了很多新生事物,絕大多數家長都做不到及時了解、認識新生事物、新的社會現象,并給孩子在關鍵的時候講解這些新生事物的內在邏輯和規律;
沒有及時輔助孩子正確理解社會上的一些新現象(如明星、網紅),也沒有教會孩子如何正確使用新的生產工具(如電腦、智能手機、互聯網),更沒有具體給孩子規劃更合理的人生路線,告訴孩子這個新的時代需要他們做些什么。
所以,每當孩子對新生事物有認知誤區時,每當孩子有困惑和糾結時,家長都沒能及時地實施恰當的教育,自然,孩子就會在自己的思維誤區中越走越偏,直到變成今天這個樣子。
因此我才會一再地強調,成年人工作后,也一定要持續學習、終身學習,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家長一定要跟隨新時代孩子的步伐,站在新時代孩子的視角,跟著孩子重新再學一遍,才可能有能力正確引導和教育下一代。
而不僅僅是賺夠錢,給孩子買足夠多的東西,送孩子上了學,就萬事大吉了。
現在這樣的孩子,其實也并不是個例,我自己家親戚的孩子,也是15歲,和你兒子的情況是高度相似的。
以上的這些原因分析,希望你能認真閱讀并多次反思,最好讓孩子他爸也看看,因為只有了解清楚了本質原因,才可能理解后面的具體解決問題思路。
第二,具體如何解決眼前的問題,又如何找到正確的教育方向?
首先,孩子畢竟還小,才14歲,肯定是有救的,不至于沒希望。人在年齡越小的時候,反而是可塑性強,一切都還來得及。只要家長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和思路,辦法肯定比困難多,這個你大可放心。
其次,孩子所提到的“自由”,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孩子自己對“社會人的自由”理解肯定是有偏差的,并且誤區很深。
我不用問都知道,你們肯定沒有深入地給孩子分析過“自由一定是有邊界”的這個道理,也沒有詳細地跟孩子解釋過“越自律、越自由”的根本原因到底在哪,所以大多數孩子才會對“自由”有嚴重的思想誤區。
所以說,等孩子回家之后,必須要找個合適的時機,跟孩子長談一下這些道理。談話時間上,我認為至少得2小時起步。
再次,你們做家長的,也要及時明白一個道理,每個人在一生中,不可能一點“彎路”不走,有些“彎路”是必須要走的,所謂的“彎路”其實是成為一個成熟社會人的必經之路。
既然彎路必須要走,那么年齡越小的時候,反而是試錯成本越低。換句話說,如果在講明道理的大前提下,孩子依然要一意孤行,那么,適當地讓他去“撞南墻”,也是應該的、必要的舉措。
再說得具體一點,當初他要求徹夜不歸,其實是完全可以讓他試個一兩次的,但大前提是給他的零花錢要控制好,不能要多少給多少。要讓他既有點錢花,但又不能無所顧忌地花。
讓他體驗上幾次徹夜不歸,慢慢他自己就會意識到其實也沒啥意義,無盡的放縱之后,其實是內心無盡的空虛。
雖然你在前面提到了“通緝”這個詞,但我認為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嚴重,因為價值太高的財物作案難度大,以他這個年齡沒有這個作案能力,頂多是小偷小竊,涉案金額應該不會太大,就算被公安局抓到了,也就是拘留幾天,教育教育就放給家長了,畢竟他的年齡還屬于未成年人。
所以,如果真的被拘留了幾天,其實反而是好事,這就相當于是“撞南墻”了,這樣的挫折教育,比講多少大道理都要管用的。
我以前帶過的學生里,就曾經有休學后犯罪被拘留的,拘留出來以后,就幡然醒悟了,因此這個事我是有明確概念的。
當然了,如果真的被拘留了,回家之后,找合適的時機,促膝長談依然是必要的環節。
第三,傳統教育路線已經是希望不大了,需要重新規劃孩子的職業路線。
最后,我還想強調一點,孩子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再走高中、大學這條路線基本是希望渺茫了,并且,從客觀上來說,也就沒有必要再走這條路了,因為十分地低效。
關于這些理論,我在之前也講過很多次了,具體你可以回看2023年3月19日、3月27日這兩期內容,標題分別是《為什么我會說,高中-大學這條傳統教育路線,已經不適合大多數人》《不讀高中、大學,只能上職校嗎?讀完大學就意味著走到高處了?》,我這里就不展開啰嗦了。
(相關作品:為什么我會說,高中-大學這條傳統教育路線,已經不適合大多數人
不讀高中、大學,只能上職校嗎?讀完大學就意味著走到高處了?)
說得具體一點,等孩子回來,家長先不要發那么大的火氣,自己先想明白我說的這些話,找合適的時機,跟孩子坐下來好好談,盡早明確孩子未來的第一份職業怎么規劃,我這里的建議是優先考慮孩子的興趣方向,學一門孩子起碼不反感的、容易就業的熱門技術。
如果家庭經濟條件允許,可以找一些大城市的優質職業學校、技能培訓學校;如果孩子自己能想通道理,有了內在動力,有些技術甚至可以在家利用互聯網自學,比如視頻剪輯。
假如孩子實在沒有啥明確的興趣方向,建議優先考慮容易就業的技術,像烹飪、汽修、影視后期處理等等。
第四,關于那些特訓學校,要不要把孩子送進去的問題。
至于你說的那些素質教育學校、特訓學校,我就不做過多重復了,我曾經在2023年8月24日那一期里,早就詳細闡述過,標題是《那些管教叛逆、厭學、網癮孩子的素質教育特訓學校,到底靠譜嗎》。
(相關作品:那些管教叛逆、厭學、網癮孩子的素質教育特訓學校,到底靠譜嗎)
這些特訓學校,終究還是集體化教學模式,提供不了有針對性的一對一教育服務,除了能讓家長眼不見、心不煩以外,其實還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所以,家長有條件的話,還是要盡量自己多操心吧,畢竟,任何形式的學校教育終究都是輔助作用,家庭教育,才是根本的重中之重。
很多新時代背景下的教育理念,我之前的作品其實都多次講到過了,既講過教育學理論,也分析過很多具體案例,這些都可以成為你的學習資料。
當代的這些孩子們,都非常難以引導、教育,管理難度都不小,對家長的認知水平、綜合能力要求都非常高,這是客觀事實。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跟大家分享到這里。如果還有其他疑問,歡迎與我互動。我是魏老師,咱們下期再見。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