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大全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民法典正式全文2023電子版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法律
序號
名稱
1-1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1-3-1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1-3-2
《關于修改職業病防治法的決定》
1-4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1-5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1-6-1
《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
1-6-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的決定》
1-7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1-8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法規
序號
名稱
2-1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2-2
《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
2-3-1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
2-3-2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
2-4
《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
2-5
《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
2-6-1
《工傷保險條例》
2-6-2
《國務院關于修改〈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
2-7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
2-8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9
《國務院關于堅持科學發展安全發展促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的意見》
2-10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集中開展安全生產領域“打非治違”專項行動的通知》
2-11-1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
2-11-2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2-12
《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
2-13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安全生產“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14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09—2023年)的通知
2-15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2-16
公路安全保護條例
法律法規現實常用的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之一條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第三條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列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法律法規至少10部,前面要加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令,在有沖突的時候,應該按哪個法律法規執行?
①根據《 *** 采購法》規定:“第四條 *** 采購工程進行招標投標的,適用招標投標法。” *** 采購貨物和服務時,首先適用《 *** 采購法》,具體細節發生沖突時需要進行溝通、協調。
②非 *** 采購的招標投標活動,適用《招標投標法》及相關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事業實用法律法規多少錢一本
不貴 去書店看看
誰能告訴我中華人民共和國共有多少條法律法規
太多了,都在這個網上:chnlaw./chinalaw/Index.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雇員被第三方侵權民事賠償的法律法規
《更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1、第9條: 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
前款所稱從事雇傭活動,是指從事雇主授權或者指示范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雇員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其表現形式是履行職務或者與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雇傭活動。
2、第11條: 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雇主承擔賠償責任。雇主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包或者分包業務的雇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屬于《工傷保險條例》調整的勞動關系和工傷保險范圍的,不適用本條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學校有權讓學生罰站嗎
無權體罰學生。
義務教育法
第二十九條 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當平等對待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充分發展。
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得歧視學生, 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 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不得侵犯學生合法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中虐待動物犯法嗎?(包括狗,貓,螞蟻---)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保護的是一些國家珍稀的、瀕危的野生動植物。
這個連人都保護不過來,去保護那些阿貓、阿狗、小螞蟻之類的東西貌似有點舍本逐末了吧!
請問一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的詳細法律法規
你要的是一九五○年六月二十八日中央人民 *** 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土地改革法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之一章 總 則
之一條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
第二章 土地的沒收和征收
第二條沒收地主的土地、耕畜、農具、多余的糧食及其在農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財產不予沒收。
第三條征收祠堂、廟宇、寺院、教堂、學校和團體在農村中的土地及其他公地。但對依靠上述土地收入以為維持費用的學校、孤兒院、養老院、醫院等事業,應由當地人民 *** 另籌解決經費的妥善辦法。
*** 寺所有的土地,在當地 *** 同意下,得酌予保留。
第四條
保護工商業,不得侵犯。
地主兼營的工商業及其直接用于經營工商業的土地和財產,不得沒收。不得因沒收封建的土地財產而侵犯工商業。
工商業家在農村中的土地和原由農民居住的房屋,應予征收。但其在農村中的其他財產和合法經營,應加保護,不得侵犯。
第五條
革命軍人、烈士家屬、工人、職員、自由職業者、小販以及因從事其他職業或因缺乏勞動力而出租小量土地者,均不得以地主論。其每人平均所有土地數量不超過當地每人平均土地數百分之二百者(例如當地每人平均土地為二畝,本戶每人平均土地不超過四畝者),均保留不動。超過此標準者,得征收其超過部分的土地。如該項土地確系以其本人勞動所得購買者,或系鰥、寡,孤、獨、殘廢人等依靠該項土地為主者,其每人平均所有土地數量雖超過百分之二百,亦得酌情予以照顧。
第六條
保護富農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種的土地及其他財產,不得侵犯。
富農所有之出租的小量土地,亦予保留不動;但在某些特殊地區,經省以上人民 *** 的批準,得征收其出租土地的一部或全部。
半地主式的富農出租大量土地,超過其自耕和雇人耕種的土地數量者,應征收其出租的土地。富農租入的土地應與其出租的土地相抵計算。
第七條
保護中農(包括富裕中農在內)的土地及其他財產,不得侵犯。
第八條
本法規定所有應加沒收和征收的土地,在當地解放以后,如以出賣、出典、贈送或其他方式轉移分散者,一律無效。此項土地,應計入分配土地的數目之內。但農民如因買地典地而蒙受較大損失時,應設法給以適當補償。
第九條
地主、富農、中農、貧農、雇農及其他農村社會階級成分的合法定義,另定之。
第三章 土地的分配
第十條
所有沒收和征收得來的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除本法規定收歸國家所有者外,均由鄉農民協會接收,統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給無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產資斜的貧苦農民所有,對地主亦分給同樣的一份,使地主也能依靠自己的勞動維持生活,并在勞動中改造自己。
第十一條
分配土地,以鄉或等于鄉的行政村為單位,在原耕基礎上,按土地數量、質量及其位置遠近,用抽補調整 *** 按人口統一分配之。但區或縣農民協會得在各鄉或等于鄉的各行政村之間,作某些必要的調劑。在地廣人稀的地區,為便于耕種,亦得以鄉以下的較小單位分配土地。鄉與鄉之間的交錯土地,原屬何鄉農民耕種者,即劃歸該鄉分配。
第十二條
在原耕基礎上分配土地時,原耕農民自有的土地不得抽出分配。原耕農民租入的土地抽出分配時,應給原耕農民以適當的照顧。應使原耕農民分得的土地(自有土地者連同其自有土地在內),適當地稍多于當地無地少地農民在分得土地后所有的土地,以使原耕農民保持相當于當地每人平均土地數的土地為原則。
原耕農民租入土地之有田面權者,在抽動時,應給原耕者保留相當于當地田面權價格之土地。
第十三條
在分配土地時,對于無地少地人口中若干特殊問題的處理,如下:
一、只有一口人或兩口人而有勞動力的貧苦農民,在本鄉土地條件允許時,得分給多于一口人或兩口人的土地。
二、農村中的手工業工人、小販、自由職業者及其家屬,應酌情分給部分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但其職業收入足以經常維持其家庭生活者,得不分給。
三、家居農村的烈士家屬(烈士本人得計算在家庭人口之內)、人民 *** 的指揮員、戰斗員、榮譽軍人、復員軍人、人民 *** 和人民團體的工作人員及其家屬(包括隨軍家屬在內),均應分給與農民同樣的一份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但人民 *** 和人民團體的工作人員,得視其薪資所得及其他收入的多少與其對于家庭生活所能維持的程度,而酌情少分或不分。
四、本人在外從事其他職業而家屬居住農村者,其家屬應酌情分給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其職業收入足以經常維持其家屬生活者,得不分給。
五、農村中的僧、尼、道士、教士及阿訇,有勞動力,愿意從事農業生產而無其他職業維持生活者,應分給與農民同樣的一份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
六、經城市人民 *** 或工會證明其失業的工人及其家屬,回鄉后要求分地而又能從事農業生產者,在當地土地情況允許的條件下,應分給與農民同樣的一份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
七、還鄉的逃亡地主及曾經在敵方工作現已還鄉的人員及其家屬,有勞動力,愿意從事農業生產以維持生活者,應分給與農民同樣的一份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
八、家居鄉村業經人民 *** 確定的漢奸、賣國賊、戰爭罪犯、罪大惡極的反革命分子及堅決破壞土地改革的犯罪分子,不得分給土地。其家屬未參加犯罪行為,無其他職業維持生活,有勞動力并愿意從事農業生產者,應分給與農民同樣的一份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
第十四條
分配土地時,得以鄉為單位,根據本鄉的土地情況,酌量留出小量土地,以備本鄉情況不明的外出戶和逃亡戶回鄉耕種,或作本鄉土地調劑之用。此項土地,暫由鄉人民 *** 管理,租給農民耕種。但所留土地最多不得超過全鄉土地的百分之一。
第十五條
分配土地時,縣以上人民 *** 得根據當地土地情況,酌量劃出一部分土地收歸國有,作為一縣或數縣范圍內的農事試驗場或國營示范農場之用。此項土地,在未舉辦農場以前,可租給農民耕種。
第四章 特殊土地問題的處理
第十六條
沒收和征收的山林、魚塘、茶山、、桐山、桑田、竹林、果園、蘆葦地、荒地及其他可分土地,應按適當比例,折合普通土地統一分配之。為利于生產,應盡先分給原來從事此項生產的農民。分得此項土地者,可少分或不分普通耕地。其分配不利于經營者,得由當地人民 *** 根據原有習慣,予以民主管理,并合理經營之。
第十七條
沒收和征收之堰、塘等水利,可分配者應隨田分配。其不宜于分配者,得由當地人民 *** 根據原有習慣予以民主管理。
第十八條
大森林、大水利工程、大荒地、大荒山、大鹽田和礦山及湖、沼、河、港等,均歸國家所有,由人民 *** 管理經營之。其原由私人投資經營者,仍由原經營者按照人民 *** 頒布之法令繼續經營之。
第十九條
使用機器耕種或有其他進步設備的農田、苗圃、農事試驗場及有技術性的大竹園、大果園、大茶山、大桐山、大桑田、大牧場等,由原經營者繼續經營,不得分散。但土地所有權原屬于地主者,經省以上人民 *** 批準,得收歸國有。
第二十條
沒收和征收土地時,墳墓及墳場上的樹木,一律不動。
第二十一條
名勝古跡,歷史文物,應妥為保護。祠堂、廟宇、寺院、教堂及其他公共建筑和地主的房屋,均不得破壞。地主在農村中多余的房屋不合農民使用者,得由當地人民 *** 管理,充作公用。
第二十二條
解放后開墾的荒地,在分配土地時不得沒收,仍歸原墾者耕種,不計入應分土地數目之內。
第二十三條
為維持農村中的修橋、補路、茶亭、義渡等公益事業所必需的小量土地,得按原有習慣予以保留,不加分配。
第二十四條
華僑所有的土地和房屋,應本照顧僑胞利益的原則,由大行政區人民 *** (軍政委員會)或省人民 *** 依照本法的一般原則,另定適當辦法處理之。
第二十五條
沙田、湖田之屬于地主所有或為公共團體所有者,均收歸國家所有,由省以上人民 *** 另定適當辦法處理之。
第二十六條
鐵路、公路、河道兩旁的護路、護堤土地及飛機場、海港、要塞等占用的土地,不得分配。已劃定線路并指定日期開辟的鐵路、公路、河道及飛機場等應保留土地者,須經省以上人民 *** 批準。
第二十七條
國家所有的土地,由私人經營者,經營人不得以之出租、出賣或荒廢。原經營人如不需用該項土地時,必須交還國家。
第五章 土地改革的執行機關和執行 ***
第二十八條
為加強人民 *** 對土地改革工作的領導,在土地改革期間,縣以上各級人民 *** ,經人民代表會議推選或上級人民 *** 委派適當數量的人員,組織土地改革委員會,負貴指導和處理有關土地改革的各項事宜。
第二十九條
鄉村農民大會,農民代表會及其選出的農民協會委員會,區、縣、省各級農民代表大會及其選出的農民協會委員會,為改革土地制度的合法執行機關。
第三十條
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民 *** 發給土地所有證,并承認一切土地所有者自由經營、買賣及出租其土地的權利。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土地契約,一律作廢。
第三十一條
劃定階級成分時,應依據中央人民 *** 頒布的劃分農村階級成分的決定,按自報公議 *** ,由鄉村農民大會,農民代表會,在鄉村人民 *** 領導下民主評定之。其本人未參加農民協會者,亦應邀集到會參加評定,并允許其申辯。評定后,由鄉村人民 *** 報請區人民 *** 批準。本人或其他人如有不同意見,得于批準后十五日內向縣人民法庭提出申訴,經縣人民法庭判決執行。
第三十二條
為保證土地改革的實行,在土地改革期間,各縣應組織人民法庭,用巡回審判 *** ,對于罪大惡極為廣大人民群眾所痛恨并要求懲辦的惡霸分子及一切違抗或破壞土地改革法令的罪犯,依法予以審判及處分。嚴禁亂捕、亂打、亂殺及各種肉刑和變相肉刑。
人民法庭的組織條例,另定之。
第三十三條
在土地改革完成以前,為保證土地改革的秩序及保護人民的財富,嚴禁一切非法的宰殺耕畜、斫伐樹木,并嚴禁荒廢土地,破壞農具、水利、建筑物、農作物或其他物品,違者應受人民法庭的審判及處分。
第三十四條
為保障土地改革一切措施符合于絕大多數人民的利益及意志,各級人民 *** 應負責切實保障人民的民 *** 利,農民及其代表有在各種會議上自由批評及彈勘各方各級的一切工作人員的權利。侵犯上述人民權利者,應受法律制裁。
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五條
本法適用于一般農村,不適用于大城市的郊區。大城市郊區的土地改革辦法,另定之。
本條所稱的大城市,由各大行政區人民 *** (軍政委員會)按城市情況決定之。
第三十六條
本法不適用于少數民族地區。但在 *** 占多數地區零散居住的少數民族住戶,在當地土地改革時,應依本法與 *** 同等待遇。
第三十七條
本法不適用于土地改革業已基本上完成的地區。
第三十八條
凡在本法公布后開始施行土地改革的地區,除本法第三十五、第三十六及第三十七條所規定之地區外,均須按照本法施行。各地何時施行土地改革,由各大行政區人民 *** (軍政委員會)及省人民 *** 以命令規定并公布之。
第三十九條
本法公布后,各省人民 *** 應依本法所定原則及當地具體情況制定當地土地改革實施辦法,提請大行政區人民 *** (軍政委員會)批準施行,并呈報中央人民 *** 政務院備案。
第四十條
本法經中央人民 *** 委員會通過后公布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鏡管理法》實施以后,不再適用的法律法規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同時廢止。
我國的法律體系層次,更高的是憲法,下面是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等等。一般法律是指法律和行政法規,說基本法律就是刨除行政法規的法律。基本法律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分為很多法律部門,你像刑事、民事、行政、社會經濟等,分門別類很多。
常用法律舉例:
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婚姻法、繼承法、
刑法、刑事訴訟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
我國常用法律有憲法、刑法、民法典、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等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之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中國 *** 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
當代中國法律包括:
1、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主要國家機關組織法、選舉法、民族區域自治法、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授權法、立法法、國籍法等。
2、行政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處罰法、行政監察法、 *** 采購法、國家公務員暫行條理等(一般行政法)。食品衛生法、藥品管理法、治安管理出發條理(特別行政法)。
3、民法:民法通則,合同法、擔保法、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商標法實施細則。
4、商法:對比一下商標法論文。糖尿病食療與 *** 。公司法、證券法、票據法、保險法、企業破產法、海商法。
5、經濟法: 有關企業管理的法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外資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鄉鎮企業法。
6、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勞動法、工會法、礦山安全法、安全生產法。
7、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法: 屬于自然資源方面的:森林法、草原法、漁業法、礦產資源法、土地管理法、水法、野生動物保護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特征: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一個國家法律體系的本質,由這個國家的法律確立的社會制度的本質所決定。中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這就決定了中國的法律制度必然是社會主義的法律制度,所構建的法律體系必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性質的法律體系。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體現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時代要求
中國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與改革開放相伴而生、相伴而行、相互促進。
一方面,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的內在要求,是在深入總結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豐富實踐經驗基礎上進行的。
另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法制環境,發揮了積極的規范、引導、保障和促進作用。
同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妥善處理了法律穩定性和改革變動性的關系,既反映和肯定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成功做法,又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一步發展預留了空間。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體現了結構內在統一而又多層次的國情要求
一個國家的法律體系如何構成,一般取決于這個國家的法律傳統、政治制度和立法體制等因素。中國是統一的多民族的單一制國家,由于歷史的原因,各地經濟社會發展很不平衡。
與這一基本國情相適應,中國憲法和法律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統一而又多層次的立法體制,這就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內在統一而又多層次的結構特征,這既反映了法律體系自身的內在邏輯,也符合中國國情和實際。
與其相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以憲法為統帥,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多個層次的法律規范構成。這些法律規范由不同立法主體按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立法權限制定,具有不同法律效力,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共同構成一個科學和諧的統一整體。
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中國法律體系
中國一共有892部法律。
我國現行有效的法律有243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根本法。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并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統治階級意志的規范體系。
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頒布,并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總稱。
法律是法典和律法的統稱,分別規定公民在社會生活中可進行的事務和不可進行的事務。法律是維護國家穩定、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最強有力的武器,也是捍衛人民群眾權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統治者統治被統治者的手段。法律是一系列的規則,通常需要經由一套制度來落實。法律是一種概括、普遍、嚴謹的行為規范。
法律所規定的權利和義務,不同于其他社會規范的權利和義務,它是由國家確認或認可和保障的一種關系,這是法律的一個重要特征。法律是一種國家意志,它的實施就由國家強制力來保障。法律所規定的權利和義務是由專門的國家機關以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國家的強力部門包括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有組織的國家暴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之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中國法律有多少種?
一般大體分為:民法,刑法,行政法(以上三個為實體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這三個是程序法)
國家法律法規共1109部,其分部情況如下:
憲法及憲法性法律:28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3條;
刑法類:8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423條;
民法類:25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263條;
行政類:59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193條;
經濟法類:84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663條;
財務稅收法規:56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773條;
醫療醫藥衛生法規:59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683條;
道路交通法規:21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133條;
海洋法規:41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53條;
房地產及建筑法規:104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593條;
勞動法類:46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443條;
公務員相關法規:18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123條;
反腐倡廉(黨內):2部;
知識產權:22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73條;
個人所得稅相關法規:15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60條;
環保類:60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65條;
新聞出版:19部;
司法訴訟程序類:31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22條;
勞動教養法規規章:6部;
文物保護法規:8部;
廣播電視政策法規:29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13條;
煙草法規:15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11條;
宗教法規:6部;
工商行政管理:116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159條;
信息化類:29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17條;
其它類:52部,涉及其它類司法解釋:3條;
非典專題法規文件:134部
綜上所述,關于中國一共有多少部法律法規問題的回答,建議大家多去了解事情本質,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合法 *** 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之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中國 *** 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