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直系親屬之間房屋過戶有繼承、贈予、買賣三種方式,其中繼承、贈予實踐中常會涉及公證,三種方式各有利弊,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房產買賣比較容易理解,風險最低,對于再次出售的影響較小。今天小編為你主要介紹的是房產繼承和贈予有何區別。
什么是房產繼承?
房產繼承指按照《繼承法》的相關規定房產繼承和贈予有何區別 哪個更劃算?,依照程序把被繼承人遺留房屋所有權及其土地使用權轉移給繼承人的法律行為。
什么是房產贈予?
房屋贈與指一方(贈與人)自愿把自己的房屋無償贈與他人(受贈人),他人愿意接受的民事法律行為。房屋贈與雙方當事人應訂立書面合同。
贈與和房產繼承的區別
1、時間的區別
遺囑繼承權的實現,必須存在被繼承人生前立有合法遺囑和被繼承人已死亡,否則遺囑繼承關系不會發生。健在的父母愿意將房產贈與子女,這種行為不叫繼承。繼承人依法取得的遺產,必須是被繼承人生前個人所有的合法財產或者是依法可以繼承的其他的合法財產權益。而贈與則是在發生在當事人在世的情況下。
2、稅費方面的區別
個人無償贈與房產的,需繳納全額契稅(目前稅率3%),房屋贈與在多數情況下要繳納個人所得稅20%,但贈與給直系親屬、撫養人或贍養人、房屋遺產依法繼承人這三種情況免交個人所得稅。
個人通過遺囑、法定繼承房產的,繳納契稅有兩種情況:
對于《繼承法》規定的法定繼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土地、房屋權屬,不用繳納契稅;
對非法定繼承人根據遺囑承受土地、房屋權屬,需要繳納契稅,此外還需收取產權登記費按件收取。
房產繼承與房產贈與的利弊有哪些?
1、贈與
利處在于生前贈與房產能夠即時辦理房產過戶,受贈者能夠即時擁有房屋所有權;但弊端在于生前贈與需要交納更多的稅收,但贈與直系親屬、撫養人或贍養人、房屋遺產依法繼承人三種情況可節省部分稅費。
若進行公證,還要產生公證費。必須注意的是,若該贈予所得房屋再次交易時,將會產生高額的個人所得稅等稅費。故若有再次出售意向,則此種方式成本較高。
2、繼承
費用較少但程序繁瑣。遺產人去世之后,繼承才開始。繼承人不需要支付房屋市場價格而獲得房產。繼承又分為法定繼承與遺囑繼承,法定房產繼承免契稅,遺囑繼承要繳納契稅。若其名下無房,再次出售,無需交個稅。目前我國還沒有實施征收遺產稅。
無論選擇房產繼承與房產贈與哪一種方式過戶,如果購房者涉及到辦理公證時需帶齊與公證相關的一切資料,并攜帶公證所需費用,且根據當事人真實需求及意愿辦理公證事項并提供真實證件資料。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其它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