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利息÷本金÷時間×100%
例如:存款100元 ,
銀行答應付年利率4.2 %
那么未來一年銀行就得支付 4.2元利息
計算公式是 100×4.2% = 4.2元
公式為:利率=利息÷本金÷時間×100%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100 × 4.2 %=4.2元
最后取款100+4.2=104.2元
擴展資料:
年利率的影響因素:
1、央行的政策
一般來說,當央行擴大貨幣供給量時,可貸資金供給總量將增加,供大于求,自然利率會隨之下降;反之,央行實行緊縮式的貨幣政策,減少貨幣供給,可貸資金供不應求,利率會隨之上升。
2、價格水平
市場利率為實際利率與通貨膨脹率之和。當價格水平上升時,市場利率也相應提高,否則實際利率可能為負值。同時,由于價格上升,公眾的存款意愿將下降而工商企業的貸款需求上升,貸款需求大于貸款供給所導致的存貸不平衡必然導致利率上升。
3、股票和債券市場
如果證券市場處于上升時期,市場利率將上升;反之利率相對而言也降低。
4、國際經濟形勢
一國經濟參數的變動,特別是匯率、利率的變動也會影響到其它國家利率的波動。自然,國際證券市場的漲跌也會對國際銀行業務所面對的利率產生風險。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年利率
計息公式為:
①利息=本金×年(月)數×年(月)利率
計息期有整年(月)又有零頭天數的,計息公式為:
②利息=本金×年(月)數×年(月)利率+本金×零頭天數×日利率
擴展資料:
貸款利率是銀行等金融機構發放貸款時從借款人處收取的利率。大致為三類: 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的貸款利率; 商業銀行對客戶的貸款利率; 同業拆借利率。
銀行貸款利息的確定因素有:
①銀行成本。任何經濟活動都要進行成本—收益比較。銀行成本有兩類: 借入成本—借入資金預付息; 追加成本—正常業務所耗費用。
②平均利潤率。利息是利潤的再分割,利息必須小于利潤率,平均利潤率是利息的最高界限。
③借貸貨幣資金供求狀況。供大于求,貸款利率必然下降,反之亦然。
另外,貸款利率還須考慮物價變動因素、有價證券收益因素、政治因素等。不過,有的學者認為利息率的最高界限應是資金的邊際收益率。將約束利息率的因素看成企業借入銀行貸款后的利潤增加額與借款量的比率同貸款利率間比較。只要前者不小于后者,企業就可能向銀行貸款。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_貸款利率
一至三年(含三年)的貸款利率為4.75%,五年以上的貸款利率為4.9%。
貸款,意思是銀行、信用合作社等機構借錢給用錢的單位或個人,一般規定利息、償還日期。廣義的貸款指貸款、貼現、透支等出貸資金的總稱。銀行通過貸款的方式將所集中的貨幣和貨幣資金投放出去,可以滿足社會擴大再生產對補充資金的需要,促進經濟的發展。
不同銀行的貸款利率可能有所不同,也可能一致,具體的信息可以到銀行咨詢。以央行為例:短期貸款:6個月(含),貸款利率為4.35個月至一年(含),貸款利率為4.35中長期貸款:一年至三年(含)貸款利率為4.75年至五年,貸款利率為4.75年以上,貸款利率為4.9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五年以下,貸款利率為2.75年以上,貸款利率為3.25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的貸款利率均與央行一致。
一年的利息與本金的比率。
年利率是指一年的存款利率。所謂利率,是“利息率”的簡稱,就是指一定期限內利息額與存款本金或貸款本金的比率。
通常分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三種。年利率按本金的百分之幾表示,月利率按千分之幾表示,日利率按萬分之幾表示。
當經濟發展處于增長階段時,銀行投資的機會增多,對可貸資金的需求增大,利率上升;反之,當經濟發展低靡,社會處于蕭條時期時,銀行投資意愿減少,自然對于可貸資金的需求量減小,市場利率一般較低。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