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首次購房的小主們,對公攤面積,很多人其實都不是特別了解,有的房子的公攤面積可能只有10%。有的房子公攤面積卻達到了30%,如果花100萬買了100平的房子,實際居住面積卻只有70平米。想一想,花了30萬的血汗錢在那30平米的公攤上,就忍不住要吐槽啊!那么這種差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公攤到底是什么?它是怎么計算得出的?究竟多大面積才是合理的?科普華君網小編覺得還是有必要了解清楚的,畢竟買房是人生中的大事,一平方米都是錢啊!
一、什么是公攤面積
公攤指由整棟樓的產權人共同所有的整棟樓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積。它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計算。無論是多層、高層還是商品房都有公攤。公攤面積越大,得房率就越低,反之,則越高。
二、不同類別住宅公攤比率不一樣
7層以下住宅公攤率為7-12%:
多層建筑一般是指層數在6層左右磗混結構的建筑,其參與公攤部分的面積包括外墻水平投影的1/2,樓梯,樓梯間,為住戶提供服務的物管用房(熱交換站、水泵房、配電室等)。一般占房屋建筑面積的13%到18%。室內的層高分為室內凈高(地板與天花板之間的距離)和室內層高(地板與上層地板間的距離),一般情況下,層高在2.8米左右,室內凈高在2.65到2.7米之間。如果室內層高超過4.7米以上應按照兩層計算室內面積。
7-11層住宅公攤率為10-16%:
樓層為7—9層為小高層,一般小高層公攤取決于各樓盤自身的情況,不同的小高層樓盤公攤也有差異。在沒有地下設備用房、底層沒有商鋪、底層架空的情況下,小高層公攤系數在10%-15%之間,而帶電梯的小高層住宅,公攤系數在15%-20%之間。按規定7層以上必須配電梯,所以小高層屬于配電梯的范圍之內,它的特點是方便的同時又能給生活一種新的高度。
12-33層住宅公攤率為14-24%:
高層住宅的公攤面積是最大的。根據建筑規模的不同,高層建筑一般在25-33層之間,而且高層住宅的樓梯高度最高。另外高層建筑有電梯及電梯前室占用了空間,也有安全通道樓梯占用空間,還有“管道井”“強電井”“弱電井”等公用設施都占用了空間。所以高層建筑較多層建筑的公攤面積要大得多。
別墅類的公攤率為1-8%:
別墅是包括地下層在內的最多三層的獨棟住宅形式,帶室內車庫。一般來說獨立別墅沒有公攤面積,聯體別墅有較少的公攤面積。公用面積分攤的原則是僅存在于本樓內部并與本樓建筑結構存有連接的部分,并且僅向本樓居住者提供非營利性服務,不符合此條件的建筑不得計入公攤面積。
三、計算公式
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公攤系數*套內建筑面積
公攤系數=總公共分攤面積/(套內建筑面積*總套數)
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墻體面積+陽臺面積
注意口令:外墻隔墻量中線,套內墻體全計算;陽臺區分封閉否,封閉全算未封半。
舉例來說,一套90平方米建筑面積的戶型,套內面積是74平方米。那么公攤面積=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90-74)平方米=16平方米;公攤率=公攤面積/建筑面積=(16/90)平方米=17.8%;得房率=(建筑面積-公攤面積)/建筑面積=(90-16)/90平方米=82%。
四、公攤面積并非越小越好
在如今的高房價下,面對高公攤很多購房者都有點難以接受,看似面積夠用的房子,在去掉“讓人傷心”的公攤之后,實際面積往往令人大失所望,自己用不到還花了不少銀子,因此對于大多數買房的人來說,公攤越小就越好。那么公攤面積是不是越小越好呢?業內人士分析稱,事實并非如此,公攤面積過高雖然會影響住宅面積,甚至會花更多的錢購房,但是公攤面積過低,也意味著配套公共設施的規模縮減,因此也將影響居住品質。一般來說,樓層越高,公攤面積越大,因為樓層越高,則電梯、消防等公共設施越多,所以公攤面積越大,公共設施、走廊越多,公攤面積也越大。
五、公攤風險怎么避免
新啟用的《商品房買賣合同》中有附件標明了"公共部位與公用房屋分攤建筑面積構成說明",但只列明了應分攤的部位及其構成,具體數據仍不確定,所以仍然存在著開發商讓業主多攤的可能性。這里我們總結了幾招,提供給購房者參考。
索取公攤數據
在簽訂購房合同時,讓發展商出示有關計算公攤面積的數據,包括整幢建筑的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之和、不應分攤的建筑面積等基本數據,也可以要求發展商列明公攤公用建筑面積的具體項目以及各項目的面積,這樣業主可以通過數據求出公攤面積,以明確自身的權益。
查閱有關資料
業主們有權自查或者聘請律師向設計單位、規劃單位、測繪部門等機構查閱所購房產的相關文件,比如最終設計圖紙或者最終設計方案、最終面積測量報告、各種數據的計算方式及其文件等等。
合同里約定公攤范圍
律師建議,考慮到目前國家在公攤面積上并沒有明確的規定必須控制在哪個范圍區間,因此,購房者在簽訂購房合同時,務必弄清以下內容:設計的套內面積是多少?公共設施有些什么?共有建筑面積有多大?最好將這些數據寫在購房合同中,合同中沒有的,可以通過與銷售方簽訂補充協議的方式來解決。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