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們一但聽說有家人涉嫌犯罪被刑事拘留后,往往都會表現的很驚慌失措,不知道接下來該怎么辦。其實,即使被刑事拘留也并不代表自己一定觸犯了法律會被判刑,刑事拘留是一種臨時性措施。后果也需根據案件實際情況而分析,無直接定義拘留后果之說。一般經過調查等之后,若無犯罪事實等一般會予以釋放。最輕的后果就是釋放。
家人被刑事拘留了怎么辦?刑拘多久會正式判刑?刑事拘留的條件有哪些?被刑事拘留后會怎么樣?刑事拘留可以保釋嗎?一般刑事拘留會遇到的問題下文為您說明,如果在生活中遇到刑事拘留的問題,一定要第一時間到辦案單位了解情況,并及時的聘請律師,查找相應的材料做好一切準備。
1.公安機關或檢察院若對您親友限制了人身自由的話,依據法律規定,傳喚或拘傳一般不能超過12小時,不得以連續傳喚或拘傳變相羈押。若是是刑事拘留了,除三類案件有礙偵查或無法通知外,應該在24小時內通知被拘留人員的家屬或單位。
2.近親屬有知情權。無論是電話通知還是郵寄的刑事拘留通知書,您可以向辦案人員了解涉嫌罪名以及關押看守所地點等等具體情況。
3.若是被刑事拘留了或被批捕了,只有律師可以會見。依據現有法律,家屬或朋友不能會見犯罪嫌疑人,只有到法院開庭才能見到。這期間,只有委托律師進入看守所會見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律師可以進入看守所了解下列情況:您的親友是否被刑訊逼供、是否被同監所的犯人欺負或虐待、為其提供法律咨詢與幫助、了解涉案罪名與案件相關情況、反饋家人朋友的掛念與希望知道的情況、以及其在里面的狀況、代為取保候審、代為申訴或控告等等。
無論對親友還是對被抓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來說,第一時間找律師介入最有利于保護其合法權益。一般情況下采取拘留措施的機關都會及時通知家人知曉。此時,也是可以探視被刑事拘留的人的,只不過探視的對象只能是聘請的律師,而不能是非律師人員。
從刑事拘留到最后的判刑,所需要的時間一般是七個月左右,但因為這期間會有各種各樣的情況出現,所以在特殊時候也許從刑事拘留到最后的判刑的時間會很長。
1、根據現行《刑事訴訟法》,一般案件,公安階段:刑拘期間偵查最長37天,逮捕后偵查羈押一般2個月;檢察院階段:1個月;法院階段:3個月;所以,一般刑事案件,約7個月左右。 2、根據現行刑事訴訟法,重大復雜案件,公安階段:逮捕后偵查羈押最長7個月;檢察院階段:最長6.5個月;法院階段:最長20個月。所以,重大復雜案件,最長兩年以上,而有權機關過問的,會更長。 3、如果一旦進入刑事司法程序、第一時間委托專做刑事辯護業務的律師處理:如果已經進入刑事司法程序,案件事關當事人的人身自由與財產權益,不可以坐等、拖沓–每一個訴訟階段,即公、檢、法或說偵、檢、審三階段,刑事辯護律師都有特定的工作內容,分別針對三機關不同的司法文書和掌握的證據材料展開具體辯護工作,向三機關分別提出不同的刑事律師文書,說服辦案機關把律師的辯護觀點寫入《起訴意見書》或者《起訴書》或者《判決書》等司法文書。如果只在法院階段委托刑事辯護律師,就喪失了在公、檢階段可以落實的對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有利的事實和情節的機會。《刑事訴訟法》第六十六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根據案件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傳、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對于被刑事拘留人,公安機關應當在拘留后的24小時內進行訊問。發現不應當被拘留的,簽發《釋放通知書》,看守所憑《釋放通知書》發給被拘留人《釋放證明書》,將其立即釋放。對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審查后,根據案件情況報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分別作出如下處理:
1、需要的,在拘留期限內,依法辦理提請批準逮捕手續; 2、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但不需要逮捕的,依法辦理或者手續后,直接向人民檢察院移送起訴; 3、拘留期限內未能查清犯罪事實的,依法辦理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手續后,繼續偵查; 4、撤消案件的,釋放被拘留人,發給釋放證明。綜合上面所說的,刑事拘留之后就會對案件進行偵查,一般就會經過偵查階段、審查起訴階段、最后才能進入到審判階段,因此,對于案件的審理是需要一段時間的,一般短者幾個月,長者是可以高達幾年的,其目的性也是為了保障到案件判決結果的公正性。
刑事拘留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1,拘留的對象是現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現行犯是指正在實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證據證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
2,具有法定的緊急情形之一。
《刑事訴訟法》第82條采用列舉的方式,規定對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公安機關可以先行拘留:
(1)正在預備犯罪、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覺的。 (2)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 (3)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犯罪證據的。 (4)犯罪后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 (6)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重大嫌疑的。可以取保,但是嫌疑人和親屬只有取保候審的申請權,核準權在辦案單位。
一般而言,至少同時符合下列條件才可能取保:
1、沒有犯罪前科; 2、沒有多次治安處罰記錄; 3、涉嫌罪名和事實涉及的刑期在3年以下,或者有判處緩刑的可能,或者有判處3年有期徒刑的可能; 4、認罪態度好; 5、悔罪表現好; 6、取保候審不會激化社會矛盾; 7、其他條件等。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