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7日央視《新聞1+1》播出《死刑減少,犯罪是否會增加?》,以下為節目實錄:
主持人(董倩):
歡迎收看《新聞1+1》。
75歲以上的老年人如果犯了重罪要不要判死刑?本周刑法第(八)修正案草案給出的答案是——免死。除此之外,修正案草案還取消了13個經濟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為什么要取消,應不應該取消?今天我們的節目就來關注這個話題。
(播放短片)
解說:
13個經濟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罪名取消,占死刑罪行總數的19.1%。這樣的一條新聞所產生的公眾關注注定激烈而持久。它來自刑法修正案(八)草案。
8月23日上午,提交給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6次會議審議的刑法修正案草案中做了一道加法和一道減法。公眾看到的是中國刑法史上正在進行著一場觀念的進步。
加法是:
“惡意欠薪”被正式列罪;醉駕、飆車情節惡劣的,也將被判刑;同時在刑法中針對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加大打擊力度。
減法是:
草案取消了近年來較少適用或基本未適用過的13個經濟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并擬規定對已滿75周歲的人不再適用死刑。
李適時(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
加強對民生的保護,增加一些新的犯罪規定,加大懲處力度。對一些社會危害嚴重,人民群眾反響強烈,原來由行政管理手段,或者民事手段調整的違法行為,建議規定為犯罪。主要是:醉酒駕車、飆車等危險駕駛的犯罪;不支付勞動報酬的犯罪;非法買賣人體器官的犯罪等。
解說:
這場既敢于做加法,又舍得做減法的會議,召開之后就引起了輿論的關注熱潮,公眾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這一道減法。一來是因為歷來涉及到死刑的問題都會引發人們的爭論;二來是因為這將是1979年新中國刑法頒布以來,第一次削減死刑罪名。
曲新久(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因為這些罪名在現實生活當中要么適用死刑很少,有些罪它就多少年來就不適用死刑。
解說:
這13項被建議取消的死刑分別是:走私文物罪;走私貴重金屬罪;走私珍貴動物、珍貴動物制品罪;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票據詐騙罪;金融憑證詐騙罪;抵扣稅款發票罪;偽造、出售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罪;盜竊罪;傳授犯罪方法罪;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盜掘古人類化石、古脊椎動物化石罪。
曲新久:
像比如說金融憑證詐騙犯罪,我們過去也有判死刑的,像金融偽造銀行存單,現在來看其實是不必要的。就說像這樣的經濟犯罪,它發案率越來越低,不必要用死刑也管得住。所以說從全世界范圍來看,保留死刑的國家主要是在殺人、謀殺。
解說:
立法減少死刑,司法實踐減少死刑適用,這是全球的大趨勢。據了解,現在世界上完全廢除死刑的國家有90多個,廢除普通犯罪死刑的國家有8個。雖然保留了死刑,但是10年以上一個死刑也沒有執行過的國家有40多個。實際上,前天上午在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的分組審議會場上,委員們說的最多的話就是:減少了死刑犯罪刑類很有必要。
在專家學者的領域,對于這一次的死刑減法可以說是一致叫好,甚至有媒體提出,減少死刑步子可以再大一點。但是對于法律威懾力的降低的擔憂也同樣存在。
顯然,普通公眾和法律專家在對死刑的認知上存在差距。這是我國刑法第八次修改,本次共修改了46處,而前六次一共才修改了48處。無論從修改數量還是修改的內容,在中國法制進程中的意義都有標志意義。正如有專家指出,修法本身就是一次普法過程。刑法修改所提供的正是這樣的一個機會。
(電話采訪)
曲新久:
這個懲罰不越重越好,從這個社會來講長遠和現實來看,刑法應該是一個堅定的、溫和的,有犯罪就給他合理懲罰的這樣一個制度。才能夠在這個社會中形式一種理智的、平和的這樣的氣氛。
主持人:
今天我們演播室特別請到中國政法大學洪道德教授。洪教授,首先我們看這次中國一共有死刑的罪名是68個,這回一下就取消了13個,將近20%,為什么一下子有這么多?
洪道德(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從罪名上來看是取消得比較多,但從適用率這個角度來講它占的比率很小。
主持人:
這話怎么講?
洪道德:
因為這13個罪在成立以來,目前統計數字上來(看),有的罪根本就是始終沒有出現過一個罪犯被判死刑的。
主持人:
沒用過,是不是就應該取消?
洪道德:
我們說法律還是要解決當前的問題,如果說它離現實比較遠的法律,我們自然是要給它從社會當中拿出去,等到將來有必要的時候再給它拿進來。
另外一個,我們一定要注意,我們不是取消13個罪名。而僅僅是取消……
主持人:
說到這兒,死刑大家關注,取消死刑的有13個罪名。死刑的威懾力有多大?就是讓人們對這件事情有這么大的關注?
洪道德:
我認為大家在這個問題上是有一定的誤區,總以為取消死刑這個罪就不存在,會促使有些人放心大膽地犯這個罪。我們別忘了,這個罪我們僅僅是拿掉死刑,無期、有期以及其它刑罰,該有的我們都留著,相信沒準我們將來還會加大生刑,就是那種非死刑的這種處罰的力度。從這個角度講,也就是說我們會用一種能夠替代死刑的其它的刑罰來加強對這種犯罪的控制和打擊。
主持人:
但是非法律專業的這些公眾普遍擔心,因為死刑它畢竟是極刑,極刑給人一種強烈的心理的震懾力,如果把這些震懾力給拿掉的話,會不會使得犯罪率上升。
洪道德:
應該說犯罪率上升的可能性不大。因為我們知道死刑只是用來解決對最嚴重犯罪的一種懲罰,最嚴重的犯罪比例會不會在一定時間里面有所上升?這個我覺得有可能有一定的反彈,但對整個犯罪率死刑是沒有關系的,因為死刑不是用來解決所有犯罪的,它是解決犯罪當中的最嚴重這一部分。我們現在數據說來,判死刑的案件畢竟在整個犯罪案件當中它占的比例還是很小的一部分,所以廢除死刑對整個犯罪率的上升影響不大。
主持人:
有這么一種觀點刑法修正案擬取消抵扣稅款發票罪等經濟犯罪死刑,覺得我們現在社會處在一個轉型期,如果取消這么多罪名的死刑的話,是不是有利于社會的穩定,這個問題您怎么看?
洪道德:
我們這次取消這13個罪名跟社會的穩定實際上是比較間接的,關系不是很直接,我們全部都是經濟類的犯罪而且沒有自然人、被害人作為他的犯罪對象。這13個罪我們剛才看到,也報道,你可以看到從法律規定上來講,基本上有的是經濟秩序、有的是管理秩序。個別的雖然也以財產為侵犯對象,但是這個財產某種意義上講也不歸個人的財產。
主持人:
不針對個人。
洪道德:
比如說金庫,金融機構,還有非常貴重的珍貴文物,都基本上不針對個人。
主持人:
洪教授,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這一次取消13個罪名的極刑,專家、業內人士都普遍是支持的,但是公眾,就是非專業人士,一般持一種反對的意見。怎么看這種專業人士和非專業人士對死刑取消這個問題的反差?
洪道德:
我覺得還是應該對社會要有一個更耐心、更詳細的講解。比如說這次拿13個罪名來講,可能對有的社會人員來講,他感覺到反正你們是取消死刑了,至于取消是哪個罪的死刑,他可能不是特別去在意。但我們一定要強調,我們取消這個死刑,我們在整個刑法制度里面并沒有把死刑全部取消,我們還依然留了50多個罪名的死刑。我們取消這13個的的確確是跟我們現行社會影響比較小。特別要注意到,我們現在人權觀念已日漸深入人心,大家都覺得人人都要有人權,要活得尊嚴,生命權是人權的核心部分,首先應當體現對生命的尊重,而這13個罪我們可以看出來,為了一點財產利益,為了一點經濟利益,就讓犯罪分子付出生命的代價,我們感覺到無論如何談不到對生命的尊重。
主持人:
剛才我們談到,公眾對于取消13個罪名的死刑有一些疑義,疑義的爭論點是在哪里呢?我們繼續往下看。
(播放短片)
解說:
根據參加過刑法修正案(八)草案討論的專家透露,實際上,對于其它的罪名也曾經進行過討論,但是最終考慮到現實因素,比如犯罪率上升,社會接受程度等等,最終并沒有寫入草案,于是這13個死刑罪名擺在了公眾面前。
字幕提示:
最沒有爭議:傳授犯罪方法罪。
解說:
據了解,這個罪名誕生于1983年,是基于當時一些老流氓、慣犯、教唆犯猖狂地傳授犯罪方法,教唆青少年犯罪,對社會危害極大的嚴峻形勢下。而從1997年刑法以來,我國還沒有一例因為該罪名被判死刑的判決。因此對于這一類長期以來很少適用死刑的犯罪,公眾普遍贊同取消。
字幕提示:
還存在爭議:盜竊罪。
解說:
根據媒體報道,在中國法院網上有一則盜竊罪被判處死刑的典型案例。該案發生在1998年的揚州,郝姓兩兄弟利用私自的電腦遙控發射裝置侵入銀行計算機系統,盜竊出庫存款,分別分得贓款125萬元和13.5萬元。后來一個被判死刑,一個被判無期。這也是至今能查到的很少有的盜竊罪判死刑的案例。而對于這樣的刑法,有律師提出觀點:用的少,不代表就應該廢除。
(電話采訪)
余洛(律師):
平常發生的盜竊案不是很嚴重,但是不排除有些盜竊案有嚴重后果。然后金額特別大,或者是造成了其他人員人身安全、死亡這種很嚴重的后果,對他的這種犯罪的話就應該得到很嚴厲的處罰。如果保留這個死刑的話,能夠有一個很好的效果。
解說:
另外,對于走私珍貴動物、珍貴動物制品罪,雖然有專家認為,為了保護動物的生命甚至動物的制品來剝奪人的生命,說不過去。但是還是有觀點認為,犯罪分子以極低的成本獲得高額利潤,目前判的不重,犯罪成本很低。當類似犯罪仍處于猖狂狀態,取消死刑還應多加考慮。
字幕提示:
七十五周歲罪犯不適用死刑?
(8月24日)
新聞主持人:
除了剛才我們所說的削減13個死刑罪名之外,草案還進一步地落實了對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犯罪和已滿75周歲的老年人犯罪的從寬處理。比如說對已滿75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
解說:
75周歲的人不再適用于死刑,對于草案中涉及到的這一條款,各方觀點一時間交流匯集,在公眾間引起了熱議。
字幕提示:
75歲免死:看似關愛老人,實為禍害他們。
“75歲免死”條款弊多利少。
75歲是不是生死檻?
如果犯了死罪,歲也不是免死理由。
不必為“75歲免用死刑”過分驚慌。
三種意見爭論:“75歲免死”。
解說:
而對這樣的從寬處理到底合不合適?就在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6次會議上,常委會組成人員也對這一條款進行了認真而激烈的討論。
王云坤(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滿75歲的人不適用死刑,我很不理解,為什么75歲就不適用死刑了呢?
徐顯明(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國際上一般是以70歲作為標準,70歲以上的人原則上不適用死刑。
賀一誠(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在香港、澳門很多黑社會的場所,販毒的場所,他們的詞牌人都是超過75歲,還是可能是一批這種年紀大的人去做這種事情,無家產的,無這種人去做詞牌人。有問題了,真正的人他能脫身,這種人他反正繼續做也沒啥事,他馬上又緩刑出來了。所以一般這種經驗還是我們要吸收的。
洪虎(全國人大法律委副主任委員):
規定老年人75歲以上的,這個體現是一種寬嚴相濟的政策。
解說:
很顯然,本次的修法并不只是只寬不嚴。實際上在有些專家看來,某些措施的采取讓法更嚴了。
(電話采訪)
曲新久:
實際上這一次加重刑法,為什么這么講呢?像死緩,以往死緩它就可以減為無期徒刑,或者減為有期徒刑。大概算起來,他實際執行的刑法,如果最短最短大概15年以下就可以出來。那么他14、15年出來,可能就太快了一點。所以在這里頭來講,像死緩制度就在減刑上做了很大的限制。原則上它就會減到要不能夠低于20年,這個就相當重了,就是說他一下子提高了大概4、5年的樣子。
主持人:
剛才上半場的時候我們關注的是13種罪名把死刑給取消掉。剛才這位曲教授講,他說實際上是加重了對犯罪的懲罰,對這個問題您什么觀點?
洪道德:
我比較同意他這個說法,因為我們這次修法還有一個部分我們應該關注到,就是對死緩制度的修改案。按照現行法律規定,一個罪名被判處死緩,那么就意味著他應當在兩年考驗期內好好改造,兩年考研期內只要沒有故意犯罪的話,就應該對他進行減刑。減為多少呢?一般情況下減到無期徒刑,如果有重大立功的話,可以直接減到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這一次修法打算把這個15年以上這個規定拿到,只能減到20年,就是你再有重大立功,也只能減到20年。這是一部分。還有被判死緩的罪犯里面其中這樣兩種罪犯,一種是累犯,有累犯在身的,還有一種是嚴重危害社會的犯罪分子,這兩個部分的人減為無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20年以后就不再進行減刑了。
主持人:
實際上您說的一個是在13種罪名這個問題上,它是死刑被免了,但是在生刑的這個問題上,它是往重的那個方向去了。
洪道德:
對,因為我們死刑要解決對社會有極大破壞力的這樣的犯罪分子,對人民群眾造成最大危害后果的犯罪分子,這樣的犯罪分子我們如何將來在適用的過程當中,如果對他們寬大了,盡量減少了適用的死刑怎么辦?我們得拿出一種跟死刑具有同樣的改造效果的這樣一種刑法補充上來,老百姓、社會才能夠慢慢接受。
主持人:
75歲免死這個問題您怎么看?
洪道德:
我也這么認為。因為我們中華一個美好的傳統觀念也好,或者說文化也好,就是尊老愛幼。我們愛幼這一部分在刑法里頭已經做到了,18歲未成年人不判死刑,尊老這一部分我們畢竟還沒有體現出來。既然現在我們人權觀念比較深入人心了,我想可以體現在對待老年人這一部分,在他們身上進一步體現我們的人權觀念——免死。但是一定要注意到,免死不等于免罰,也不等于免去重罰。75歲以上的老年人如果犯了極其嚴重的犯罪的話,我們會對他判處死刑以外的其它的重刑,比如說無期徒刑,他已經是75歲的人了,然后再判了無期徒刑,然后對無期徒刑又提出比較嚴格的執行階段的條件要求,那么基本上可以說他就老死在獄中了。同樣能夠起到對他的這種防范、改造的這樣一個目的和作用。
主持人:
會不會發生有些人質疑的這種,75歲以上的人會被利用去犯罪?
洪道德:
難免,要說一個都沒有,我覺得這個恐怕事實深也不是這樣的。但是你要說會形成一個大的犯罪浪潮也不太可能。就像當年我們對孕婦不判死刑,也曾經也人說,那很多婦女是不是就會去鋌而走險犯罪?但事實上不是。
主持人:
您給我們解釋之后我們非常關心這個問題,就是有草案變成法律還有會多長時間?
洪道德:
總歸還有下一次,這次只是審議,人大常委會按照立法法的規定是兩個月開一次,應該說最快下一次人大常委會如果大家沒有什么太多的意見,可能就會表決通過了。
主持人:
幾個月的時間?
洪道德:
兩個月。
主持人:
兩個月的時間。
洪道德:
一般來講,草案通過表決以后還要給一段實施準備的時間。
主持人:
大概要多久?
洪道德:
估計也得兩個月以上,估計這個法最快最快應該在今年的年底能夠生效實施,我認為快的話應該今年年底吧,就是10月份通過,12月份開始實施……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其它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