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違法行為是犯罪嗎?
1、一般違法行為并不是犯罪。一般違法行為與犯罪的區別為犯罪為違反《刑法》相關規定,需要對行為人處以刑事處罰的行為;而違法行為則是指行為人觸犯了《刑法》以外法律法規的規定的行為。犯罪一定違法,而違法則不一定犯罪。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三條
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的區別主要有:
1、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而言,犯罪行為對社會的危害程度更大,違法行為對社會的危害程度相對小一些;
2、承擔的責任有所不同。違法行為如民事違法行為要承擔民事責任,行政違法行為要受行政制裁;而犯罪行為,由人民法院依法判處刑罰,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3、觸犯的法律有所不同。違法行為所觸犯的法律,包括了刑法在內的法律法規;而犯罪行為觸犯了刑法,應當受到刑罰的處罰;
4、范圍不同。違法行為不一定是犯罪行為,但犯罪行為一定是違法行為,即違法行為是包含犯罪行為的,違反任何法律規定都可能構成違法,但是只有在違反刑法時才構成犯罪;
5、概念不同。違法行為是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致使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受到破壞,依法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而犯罪行為是違反了刑事法律的規定,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二、違法行為和其它一些行為的區別是什么
1、違法行為不同于違反道德的行為。許多違法行為,是犯罪行為,同時也是違反道德的行為。但是,并非所有違法行為都是違反道德的行為。同樣,有些違反道德的行為并不構成違法行為。
2、違法行為不同于法律上無效的行為。違法行為當然不能發生行為人實施違法行為時所希冀的為法律所肯定的有效結果。但是,不能認為法律上無效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有些法律上無效的行為雖然沒有法律效力,但也并不構成違法。
三、犯罪的基本特征包括哪些
犯罪具備三個特征刑事違法性、法益侵害性與應受懲罰性。
刑事違法性,根據罪刑法定原則,只有當一個人的行為符合刑法分則規定的犯罪構成時,才能認定為犯罪。
法益侵害性,刑法的目的和任務是保護法益,刑法之所以將某些行為規定為犯罪,就是因為這些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法益侵犯性)。
應受懲罰性,某種危害社會的行為同時又觸犯刑法,就應承擔受刑罰處罰的法律后果。因此,應受刑罰懲罰是犯罪的基本特征之一,但是法院可依法裁量對犯罪人不實際適用刑罰。例如,刑法規定,對于犯罪中止沒有造成損害結果的,應當免除處罰;對于犯罪情節輕微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等。在這種場合,行為人雖然沒有被法院實際判處刑罰,但其行為構成犯罪。
1、公訴案件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
2、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決定,按照審判管轄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一般違法行為是犯罪嗎,在上述文章當中已經提出了非常明確的解答,一般的違法行為和犯罪之間是存在著本質的區別的,必須要將兩者區別開來,才能夠對此做出相對應的處理。希望本篇文章內容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相關問題可以點擊下方“立即咨詢”按鈕,咨詢律圖網專業律師。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