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刑法第234條的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輕傷以上的,構成故意傷害罪。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結合相關的傷情鑒定規定,傷情一共分為4個等級,由輕及重分別是:輕傷二級,輕傷一級,重傷二級,重傷一級。
其中,對于致人輕傷的,應當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而對于造成輕傷二級的,即便達不成任何賠償和解,一般情況下最多判處一年6個月。當然如果屬于累犯、使用刀槍等工具器械的,判的會重一些。
并不是說把人打傷了、自己坐牢了、進去了就行了,除了刑事責任,被告人還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根據刑事訴訟法解釋第192條的規定,被告人需要賠償被害人因為打傷的行為造成的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付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
因此,像你說的只賠了醫療費,還是遠遠不夠的。
一般情況下,要想取得被害人的諒解,需要在正常的法定賠償額度之外,再額外賠償一部分。
如果構成傷殘的話,還需要額外賠償傷殘賠償金和精神撫慰金。
如果進行判決的話,根據刑事訴訟法解釋的規定,故意傷害他人構成傷殘,也不需要賠償傷殘賠償金或精神撫慰金。但是想要取得諒解的話,當然需要把這份損失給補上了。
適用緩刑的條件,規定在刑法第72條之中,有以下5個:
判處的刑罰是拘役或者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犯罪情節較輕有悔罪表現沒有再犯罪的危險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顯然,其中并沒有取得被害人諒解的條文。
然而,在實踐中,為了盡量的化解矛盾,減少沖突,而非制造矛盾,都會把取得被害人的諒解作為故意傷害案件判處緩刑的必要條件。
因此,給你的建議就是,盡量與被害人處好關系,賠償他的損失,征求他的諒解,從而爭取最輕的判處。
即便自己沒有錢,也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誠意,比如多去看看對方,賠禮道歉等等,用真心感化他。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