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咨詢準備離婚還是已經在訴訟離婚過程當中,大家最關心的問題,除了財產怎么分之外就是孩子怎么分了……
只有一個小孩的見過大打出手,二個小孩的能一人一個算非常不錯了,現在三孩政策一出,爭孩子的問題看來大打出手會更多了……
很多女性問我,我沒有收入一直在家帶孩子的,我是不是就沒有小孩的撫養權了。其實處理了這么多的婚姻問題,我要告訴你的是即便不爭撫養權,你都要有一份收入,無論收入是多少……
也聽過無數的女性朋友說,我真的很想離婚,但是我老公說孩子撫養權不會給我,看到沒有,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了啊,這些唯老公論的,孩子的撫養權不是你老公給的,而是按照法律規定來判的。
那么,孩子歸誰,法院到底應該怎么判呢?
法院先由你們雙方協商,協商不成的,又都想要孩子的,才由法院判決?
所以到底什么因素決定了孩子判給誰?我們還是要看一下民法典的規定,孩子撫養權的歸屬,年齡因素非常重要,分三個年齡階段:
第一個年齡段:2周歲以下,原則上隨媽媽生活。
除非媽媽有特別不適合撫養孩子的,比如有嚴重疾病,品行不端、犯罪、吸毒或者拒絕撫養。
曾經有一個女性朋友來咨詢呂律師說離婚中,孩子到底判給誰?,自己生下小孩一個月就走了,一年多過去了,現在小孩一歲半了特別可愛,問我還能不能去爭取小孩的撫養權,我只能告訴你,小孩不是你想要想要就能要,雖然還在2周歲之內,但是你過去拒絕撫養……
第二個年齡段;8歲以上的應考慮該子女的意見。法官會在父母雙方均不在場的情況下問孩子的真實想法。
有一個案子,法官問剛滿8歲的小朋友,為什么要跟媽媽不跟爸爸生活呢?小朋友回答,因為媽媽可以陪我寫作業,媽媽做飯好吃,爸爸炒菜太咸了,而且也經常看不到爸爸,爸爸是超級飛人(滿世界飛著出差),合情合理,小孩就是判給媽媽了。
那么,小學二年級的小朋友,是不是會寫小作文了,8周歲以上的小孩能充分的表達自己的意愿,他為什么想跟媽媽,為什么不想跟爸爸,他有自己的理由和意見,給法庭提交一份意愿書也是可以的。
第三個年齡段:2~8歲的子女的撫養權爭奪問題最常見的也是最難辦的。
法院結合父母雙方的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等具體情況,根據“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長”的原則裁決。
我們先排除這些問題的,一方或另一方就有絕對的優勢,比如:自己喪失生育能力或者另一方再婚前有別的子女;或另一方有嚴重疾病,或有家庭暴力,賭博吸毒,長期酗酒等不良嗜好,不適合帶孩子。
另外,如子女隨一方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比如小孩一直是媽媽在老家照顧的,如果判給爸爸去外在生活這就給小孩帶來環境上的不適。
還有就是父母實力相當,但孩子被扔在老家,單獨隨祖父母、外祖父母長大的,老人要求并有能力照顧的,也是一大優勢。
如果上述都沒有,法院才考慮以下幾個撫養能力:
1.共處的時間,占第一位,陪伴才是最長情告白。
比如前天巨星王力宏離婚了,和妻子李靚蕾爭奪孩子撫養權,王力宏雖然有很好的經濟條件,但如果孩子判給他,他太忙他要做音樂要開演唱會要全世界飛,沒有時間陪孩子,就要雇保姆、請父母來幫忙,那么法院就會傾向判給妻子李靚蕾。盡管李靚蕾經濟實力不如王力宏,可是女方可以親自照顧孩子,陪伴比其他方面都重要。
2.文化程度,如一方文化程度很低,另一方有高學歷,有利于孩子的教育學習,法院會傾向于后者。
3.收入能力,誰的收入更穩定,也會對撫養有幫助。
4.居住條件。有沒有地方住,也影響到孩子的安全感。
上述4點最重要的是共處時間,其次是文化程度等精神層面的實力,至于收入水平、居住條件等因素,是最后考慮的條件。
因此,經濟差距遠遠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重要,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比較完雙方的條件后,對每一個在乎孩子歸誰的人,呂律師一定要叮囑這樣一句話:千萬防止對方搶孩子!!!千萬防止對方搶孩子!!!千萬防止對方搶孩子!!!
搶孩子回老家,或者把孩子藏起來,在離婚官司中經常發生,目的都是在撫養權歸屬上占據絕對優勢。
前面文章里也有說過啊,有一個公安系統的爸爸咨詢過我,小孩被老婆給帶走了,他利用了公權力私權力都沒有辦法找到,所以普通人更沒有辦法了。
一旦對方搶了孩子,即便法院把孩子撫養權判決歸你,對方實際控制孩子拒不交出的,法院也不能強制執行到孩子的人身。
通俗點說,就是法官不會去幫你把孩子搶回來,因為這對孩子的心靈傷害極大。法院對這種情況,僅僅是懲罰拒不交出孩子的家長。
那么,即然是不好執行的判決,法院就輕易不會作出。因為這樣的判決,不僅形同虛設,而且你有可能因為得不到孩子而去法院鬧,法院最怕危害社會和諧的鬧事者。
所以,反過來說,法院在判決的時候就會考慮到執行難度,孩子現在是被誰實際控制著,即被誰實際搶走了,一般就會判給誰。
我回復那位爸爸,沒有辦法,你只有立馬起訴到法院,即便撫養權不歸你,你也有探視權,對方不履行,你也可以申請強制執行,這是唯一能見著孩子的機會。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其它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