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閑暇之余,為了從尸檢方面印證#杭州保姆縱火案#寫了一些關于法醫尸體檢驗程序與尸檢內容方面的東西,熱心的網友積極互動探討還原事發狀態,今天準備以此案為例從現場勘查工作做進一步的探討!不當之處請批指正,歡迎理性探討,杜絕無理謾罵!
切入正題之前先說下需要用到的基礎知識:刑事案件現場勘驗、檢查,是偵查人員運用科學技術手段,對與犯罪有關的場所、物品、人身、尸體等進行勘驗、檢查的偵查活動。
刑事案件現場勘驗、檢查的任務,是發現、固定、提取與犯罪有關的痕跡、物證及其他信息,存儲現場信息資料,判斷案件性質,分析犯罪過程,確定偵查方向和范圍,為偵查破案、刑事訴訟提供線索和證據。
刑事案件現場勘驗、檢查的內容,包括現場保護、現場實地勘驗檢查、現場訪問、現場搜索與追蹤、偵查實驗、現場分析、現場處理、現場復驗與復查等。
公安機關現場勘驗、檢查人員是指公安機關及其派出機構經過現場勘驗、檢查專業培訓考試,取得現場勘驗、檢查資格的偵查人員
刑事案件現場勘驗、檢查工作應當遵循依法、安全、及時、客觀、全面、細致的原則。
現場勘驗、檢查人員應當嚴格遵守保密規定,不得擅自發布刑事案件現場有關情況,泄露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這也是網上沒有出警民警自行發聲的原因)
以6.22放火案為例,轄區消防中隊值班人員將火勢撲滅后認為警情存疑有可能是刑事案件的會與當地指揮中心匯報,當地公安機關介入偵查!勘查人員(痕跡檢驗、影響工作、法醫)等人員會同消防科工作人員(總計2人或以上)進行勘查(劃定勘查范圍,做好警戒帶標識,這也是好多網上圖片帶有警戒帶的原因)
勘察人員需佩戴頭套、腳套(這是小保安接受采訪時說過現場好多殘缺腳印劃痕的原因)與手套,在勘查的同時避免造成現場的二次破壞。
起火現場由于已經被救援的消防人員使用高壓水槍滅火,這會對現場的物品造成不可逆的損傷與變動,給勘查工作帶來了甄別難度!勘查人員按照順序進行勘查,同時做好(錄像、照相固定原貌,室內物品特征描述)等工作(這些能夠反映出包括網上圖片出現的損壞椅子、手機是否損壞的問題),發現尸體后做好尸體狀態詳細記錄固定(尸體現場位置、狀態,尸表有無傷痕……),法醫進行初檢然后將尸體停放至公安機關解剖室冷凍或冷藏待尸檢或現場勘查與尸檢工作同時進行。勘查人員勘查結束后對與案相關的物品物證進行提取并會同消防科專業人員對燃燒殘留物進行清理甄別篩選并提取送檢。現場勘查結束對現場進行封存等其他工作組(走訪相關人員,調取電子物證,抓捕嫌疑人)工作后匯總并根據案件信息進行再次勘查。
經專案組工作結束,案件移送檢查機關后根據家屬申請情況對現場解封(煙頭圖片的問題沒人回復的原因,因為無法確定是什么時間留下的,如果是案發后勘查前,勘查人員沒有可能不發現提取送檢,如果是現場解封后就沒有任何證據意義!)
探討:
我的疑問主要是以下:放火時間與發現時間和報案時間間隔多久(本人懷疑現場使用了助燃劑)?能否在莫煥晶口供描述的時間內采用燃燒書本丟在沙發就形成不足以沖出火場外逃的火勢?是否有使用助燃劑?這個時間節點十分關鍵!另外需核實監控時間是否準確的問題(實際中好多監控室監控連日期都不正確)
該現場的玻璃強度是否強到錘子無法擊碎的強度?(有人說可以從衛生間窗戶繞過客廳逃生,可是忽略了雖然客廳是火場中心,可是連遠離火場的正門的門板溫度都達到了700℃高溫,常人根本就無法忍受,這也是朱小貞報警說出不來的主要原因)個人認為和防盜門的問題一樣!
防盜門是否能夠正常由內開啟?(個人感覺這個門開啟!救援時因正門溫度過高且水壓不足而選擇從保姆們進入)這個問題能夠解答朱小貞母女為何無法逃生的問題。
個人分析在朱小貞發現起火后火勢已經失控已經無法通過正常通道逃生,朱只能帶孩子們遠離火場中心并關緊屋門等待救援(這也是報警說全是煙的原因)如果有現場勘查筆錄的現場狀態照片與筆錄應該可以證實我的這個推斷。至于有些人煞有介事的說什么有人在室內控制母子四人,我認為不太可能,當時莫煥晶逃跑時火場已經失控,試問誰能冒著出不來的風險冒死去在火場內控制朱小貞,如果想要殺她與孩子完全可以堵住正門不讓她們出來就可以了!
至于大家猜測的林托尼是不是幕后,本人意見是可能性不大!(雖然有可能已經婚內出軌感情破裂)
林托尼最反常的就是在案發后表現的完全不像是痛失摯愛的反應!消費死者、索賠、注冊公司、結婚生子!這背后應該有一個運作團隊!
采訪中對小黑板的內容撒謊!出差關機說成是調成振動(雖也不排除手機沒電關機)
狗狗為何被提前帶走!
采訪時多次的微動作微表情(快速眨眼多次整理頭發)
是否案發前購買巨額保險的問題!
聲明:請尋求真相,理性發聲!不要把意見不一致的網友攻擊成誰的水軍之類的,希望維護法律的公平正義,不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會放過一個壞人。奉勸林托尼如果覺得持續受到網暴壓力過大,還是申請復查重新審理此案吧。現在你本人無論如何自證都不會有人信的,畢竟人設崩塌了!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