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財經新勢力#
別看市面上的房子類型多種多樣,事實上從產權方面來說,住宅攏共就只有3種,
其一是有40年產權的商用性質房產,比如說近些年來深受年輕人喜愛的loft復式公寓;其二是產權可達50年的商住兩用房,即可以辦公又能居住的房子;其三就是最常見的住宅,產權可達到足足的70年。這里我們說的是最后一種,就以往的經驗來看,房子的70年產權到期后,按照相關的法律規定可以免費續產權,只要業主們拿著要求的證件去相關部門,很快就能辦理通過。
但近一年時間里全國樓市遇冷,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我國樓市的轉型發展更加迫切。至此有業內人士指出,未來民住房再續訂產權時,可能會像商業性質的房產那樣,需要業主繳納一定的土地出讓金才行。至此有人大呼不公平,自己明明掏空全部家底,又承擔高額的貸款利息才買到了房子,結果未來還得再掏續產權的錢,反正不管投入多少房子都不是自己的,真的是沒處說理。更有甚者覺得以往是前人給后人打江山,想要讓他們贏在起跑線上;現在是前人給后人找麻煩,事先挖好了無數個坑等他們來跳。
這就成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可與其考慮這一問題,我們不妨先將自己的目光放在住宅的質量方面。事實上從當前樓市的情況看,以往住宅的普遍壽命在20年左右,隨著建造工藝的升級換代,這一數字頂多在原先的基礎上再加10年左右的時間。也就是說一般房子根本居住不到70年的時間,就會出現各式各樣的質量問題。這些問題在絕大多數情況,都會影響到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因此不少住戶可能住幾十年就換了房子,或者留給下一代后孩子們將住宅直接售出,這樣一來也就不存在產權如何續訂的問題。
還有一部分人,就真的在此住了下來,在不出意外的情況下,二三十年過后,房子就會被拆遷或者修繕。去年相關部門正式取消了“棚改”政策,至此符合拆遷條件的住宅少之又少,基本只剩下3類,其一是影響市政規劃的房子、其二是極其不適合居住的老破房、其三是位于老城區具有較高拆遷價值的低密度房。除非擁有的是以上3種類型房屋,否則業主們只能修繕過后接著住,現在舊改政策全面施行,若評估結果符合條件,這些住宅將會被免費修繕;若不符合舊改條件,或者地方政府的財政實力不允許,業主們大概率得自掏腰包修繕了。此時高層住宅的業主們就比較吃虧了,因為高層的人口密度大、設備老化嚴重,因此不容易被納入舊改陣營當中。
看到這里那些已經買了房的業主們不要太悲觀,畢竟房子擁有的投資和金融屬性,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但大家也不要為此瘋狂買房,在房住不炒政策的全面施行下,房地產稅和房屋空置稅,早晚都會到來。
往期文章:
父母的房子不用再爭了,關于房屋繼承的問題,國家已出臺了新規定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