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財經新勢力#
按照國家社保部門出臺的規定來看,現行的政策為男性達到60周歲、女干部55周歲、女職工50周歲,即可向單位退出申請要求退休。如果在此之前繳納了至少15年的養老保險,各種手續辦理完成后,一般是第二個月起就能定期定量地領取養老金。如果身體狀況不好,致使個人的工作能力下降,還可以試著申請提前退休,只要不弄虛作假,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單位以及當時的有關部門都會通過申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的通貨膨脹是越來越快,為了進一步保障老人退休后的物質基礎,養老金的最低發放基數呈現逐年上漲趨勢,截至目前這一數據已然實現了18連漲。
基于以上種種事實,以及年輕人的工作越來越忙、所承擔的經濟和心理負擔逐漸加大等原因,發展到現在養老金已然成為絕大多數老人,從崗位上退下來之后的唯一經濟來源。俗話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故一直以來大家對養老金具體的發放額度為多少,還是相當關心的。
那么問題來了,2023年就能辦理退休手續的人,之后的每個月能拿到多少養老金。這其實要分情況討論,不同的人可領取的具體金額有所差異,不妨來一起看看實例演算: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100%由個人繳納,別看繳的多實際上退休后可領取的工資,相較于企業職工要低一些。不論何時城鎮居民的養老金組成都只有兩部分,其一是基礎養老金,這部分由地方部門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自行制定。不出意外的情況下,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的城市發放基數越高,這是保障大家能有更好生活水平的必要舉措,因為相較于生活在小城市,在大城市安家立業的成本顯然更高。再加上疫情對經濟的消極影響尚未消散,必須要著實增加大家到手的真金白銀,老人們的基本生活質量才更有保障。個人賬戶養老金有固定的計算公式,是用個人賬戶的儲蓄額÷139,至于個人賬戶的儲蓄額就跟很多因素有關了。
假如劉大娘在2023年滿50歲時申請退休,她的個人賬戶儲蓄金為9000元,那么她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差不多有65元,北京的基礎養老金為887元。那么她之后的每月至少可以領到手952元人民幣,這里之所以說至少,是因為每年養老金還會參與上調,且一些北方城市每每到了冬季還會給退休老人發放一定的取暖補貼。
企業職工的養老金一般由2部分組成,其一是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公式為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65歲為101);其二是基礎養老金,等于所在地區養老金計發基數(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一部分退休人員,還能額外獲取一筆過渡性養老金,具體的算法是用養老金計發基數x社保平均繳費指數x賬戶前工齡(視同繳費年限)x過渡性養老金計發系數。
舉個簡單例子,假如退休老人王強的養老金計發基數為7000元;本人平均繳費指數為0.5,個人賬戶儲蓄額為5萬元;繳費年限共有35年。王大爺的個人養老金為元360元(50000÷139);基礎養老金為1837.5元[7000(1+0.5)÷2x35x1%],這兩部分相加為2197.5元,這就是王大爺可領取的全部養老金。
往期文章:
明年養老金上漲,3500以下漲10%,6000元以上停漲,可能性有多大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