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職場人都多多少少的了解社保,但是你只知道公司給你交了所謂的社保,但是它是按照依據交的,交多交少對你有什么影響,它最后的歸宿又是什么,我一點點的給大家剖析一下。
社保就是日常說的五險,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簡單一句話:用人單位是必須要給員工繳納社保的,這是義務。
大白話就是繳納養老保險15年,等退休之后可以領取退休金。
★最糾結的問題是繳納養老保險的年限是連續15年還是累計15年呢?
其實針對這個問題沒有明確的答案,如果地方政策沒有附加規定,那么就意味著,只要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即使有中斷,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也可以辦理退休,按月領取退休金。
如果地方政策有附加規定,不僅要求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滿15年,還必須形成連續繳費年限才可以,不允許斷繳,必須要補繳中間的養老保險金才能在退休后按月領取退休金。
如果你不了解退休地的政策,可撥打當地人社熱線12333,咨詢確認。
★按照多少的比例繳納養老保險呢?
以本人繳費工資為基數,由單位和個人按照法定比例分別繳納,當前單位繳費一般為19——20%,個人繳費為8%,個人繳費部分由單位在每月發工資時代扣代繳。
本人繳費工資這個基數就顯得尤為重要,主要包括員工的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這六大部分。
但是繳費工資的基數有上限和下限,繳費工資的基數不能高于當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也不能低于當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如何理解這句話:
【假設當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5000元】
a、員工A的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為18000元,超過了5000元的3倍—15000元,那么員工A的繳費工資的基礎只能按照15000元來計算。
b、員工B的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為2300元,低于5000元的60%—3000元,那么員工B的繳費工資的基礎必須按照3000元來計算。
★退休手續及退休金領取事項:
1、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即: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
2、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申請退休的參保人員,應提前60日向基本養老保險行政部門報送申請退休材料。
至于退休材料咨詢當地的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每個地區的規定不同,以當地為主。
養老金的計算比較復雜,一般都是國家計算好之后按照金額定時發放,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繳費工資的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領取的養老金就會越高。
注: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的,只要人在世,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準計發,而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
在繳納醫療保險之后,就能得到一張醫保卡,是醫療保險個人帳戶專用卡,以個人身份證為識別碼,儲存記載著個人身份證號碼、姓名、性別以及帳戶金的撥付、消費情況等詳細資料信息。在繳納醫療保險之后,地方醫療保險事業部門在月底將個人帳戶金部分委托銀行撥付到參保職工個人醫保卡上。
★關于職工醫療保險的繳費年限的規定:
男性參保人員累計繳費年限不少于25年,女性參保人員累計繳費年限不少20于年。
達到或超過最低繳費年限的退休人員,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可以享受醫療保險待遇。
沒有達到最低繳費年限的退休人員,可以繳納至國家規定年限,進而享受醫療保險待遇。
★按照多少的比例繳納醫療保險呢?
用人單位以上一年角度的在職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總額作為繳納基數,按照8%繳納。
如:某單位上一年度的在職職工的月工資總額是100000元,那么用人單位每月應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總額是100000X8%=8000元。
職工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作為繳納基數,按照2%繳納,由單位在每月發工資時代扣代繳。
如:王某的月平均工資為2000元,每月應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是2000X2%=40元。
繳納的比例隨著經濟的發展會做出相應的調整。
注:醫療保險的繳費基數的上下限同養老保險。
★醫療保險在需要看病報銷是怎么用呢?
我們繳納的醫療保險分為兩個賬戶:
?個人賬戶:就是個人繳納的醫療保險劃入到個人賬戶的資金。
主要用于門診看病或拿藥,簡單來說就是小病小災,可以直接用來刷卡支付,余額不足的可以用現金支付剩余費用。
?統籌帳戶,由醫保中心管理,在發生符合當地醫保報銷的費用由統籌帳戶支付。
主要用于住院治療的醫療費以及大病報銷。
注:都知道保險不可能是100%的報銷,有些藥品是不參與報銷的或者不能全部報銷的,所以最后報銷的程度要看實際的用藥和治療。
報銷公式為:(總費用-門檻費-自費藥-超支費用)*(75+年齡*0.2)%,正常情況下,實際報銷比例在20~60%不等。
顧名思義,失業保險就是人在失業之后的一種保障。
★按照多少的比例繳納失業保險呢?
繳費單位按本單位當月職工工資總額的2%繳納失業保險。
繳費個人按本人月工資的1%繳納失業保險費,由單位從本人月工資中代扣代繳。
★失業金不是長期領取的,要根據累計繳費時間計算領取的期限。
?累計繳費時間滿1年不滿5年的,最長可領取12個月的失業保險金;
?累計繳費時間滿5年不滿10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為18個月;
?累計繳費時間滿10年以上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為24個月。
注: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重新就業后再次失業的,繳費時間重新計算。
★是不是繳納了失業保險就能夠領取失業金呢?
當然不是,首先失業報銷必須是繳納1年或以上才有資格領取,然后不能是自己主動離職,必須是非自愿的離職導致的失業,并且已經辦理失業登記的,滿足這三點才有能夠領取失業金。
★有些人擔心領取失業保險金會對以后找工作有影響,其實完全不用擔心。
失業保險金只是為了保證你沒有工作時的基本生活費用,當你找到新工作之后,新單位為你繳納失業保險,那你的失業保險金將自動取消,等你下次再失業就可以繼續領取,可以說這是國家給予那些失業人員的一項福利政策。
★按照多少的比例繳納工傷保險呢?
工傷保險是由用人單位繳納,不用職工個人繳納。
工傷保險的繳費比例根據行業的不同而有所差別。
?一類為風險較小行業,如:證券業,零售業,餐飲業等等,用人單位繳納的工傷保險比例是職工工資總額的0.5%
?二類為中等風險行業,如:房地產業,橡膠制品業,農副食品加工業等等,用人單位繳納的工傷保險比例是職工工資總額的1.0%
?三類為風險較大行業,如:采選業,石油加工,制造業等,用人單位繳納的工傷保險比例是職工工資總額的2.0%
★哪些人員可以享受工傷保險?
工傷是指職工在工作過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患職業病的;
?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簡單來說就是在工作時間工地地點因為工作而非主觀意識受到的傷害。
有一點除外:在搶險救災或者為了維護人民群眾的安全等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也應當視為工傷。
最主要的就是申請認定為工傷,這樣才能享受工傷保險。
職工在發生工傷后,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對其進行傷情簡單,根據勞動能力鑒定部門出具的傷殘鑒定,享受不同等級的工傷待遇。
★工傷鑒定之后不能忽視的醫療期。
工傷鑒定之后,不能參工作,需要在醫院或者在家休息療傷的,可以享受醫療期,其實就是停工留薪期。
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等身體恢復之后可以回原單位原崗位工作,但是有一工傷造成的一些傷害不能適應本崗位,單位在和員工協商之后可以給予調崗到合適的崗位。
如果該員工不同意的,用人單位作出賠償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按照多少的比例繳納工傷保險呢?
用人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生育保險費,職工不繳納生育保險費,繳納比例是0.8%(各地有不同的規定)
注:不要以為只有女性才有生育保險,凡是單位的在職員工,不論男女都要繳納生育保險。
★生育保險享受到那些福利待遇:
主要就是產假期間工資、生育醫療費用、計劃生育手術費用、國家和本市規定的其他費用。
參加生育保險的女職工生育時:
?連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不滿6個月的,不能享受生育醫療待遇。
?連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滿6個月不滿12個月的,按定額標準的30%享受生育醫療待遇。
?連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滿12個月以上的,按定額標準的100%享受生育醫療待遇。
★男性繳納生育保險的作用不能忽視:
a、如果老婆沒有繳納生育保險,那么老公繳納的生育保險可以報銷老婆所有的醫療費用!這個醫療費用包括老婆生娃,或者流產時的所有費用。
b、男性做與計劃生育相關的手術時,也是可以報銷相關的費用。
其實社保是每個在職員工都應該享受的義務,用人單位必須無條件的為員工繳納社保,社保是強制性的,是國家為了保障員工的保險制度。
可能我們對社保的了解微乎其微,只有當我們真正用到社保的時候,比如受工傷、比如生育寶寶,可能才能真正的了解到社保帶給我們的好處,當遇到社保中不懂得不明白的,可以電話咨詢當地人社熱線12333,享受我們該享受的社保和權力。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