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很疑惑我們已經有了社保賬戶,為啥近期各大銀行爭相讓我們去辦理?在好奇心得驅使下我去做了各方了解,同時也咨詢了保險與社保方面了得從業人員,得到了不少專業信息,下面就讓咱們一起盤一盤這方面得疑問,準備好發車。
什么是個人養老金賬戶?
這是根據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賬戶制度,繳費完全由參加人個人承擔,實行完全積累。
為什么設立這個賬戶?構建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推動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發展
個人養老金賬戶的特點:
根據《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第二條之規定, 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賬戶制,繳費完全由參加人個人承擔,自主選擇購買符合規定的儲蓄存款、理財產品、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統稱個人養老金產品),實行完全積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個人養老金賬戶與社保賬戶的啥區別?
首先,資金來源不同目前我們交的社會養老金是我們個人和單位共同來交的,只是所分擔的比例不一樣。而個人養老金完全是由我們個人存的,并且按照自愿存款的原則,不過每年不能超過12000元的上限。
其次,資金繳納方式不同社保的資金一部分要進入統籌賬戶,也就是我們說的“現收現付”,我們現在交的養老金進入統籌賬戶以后,未退休之前是不能領取養老金。每年支付的退休人員工資,就從統籌賬戶里支出。申請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后,賬戶里的錢無論多少都是我們自己的,本質上同社保一樣,沒到退休年齡領不了,但是與社保不同點在于,投保人過世后賬戶里的錢完全由家屬完合法繼承。同時增加了個人稅收功能,能抵扣一部分應稅收。
再者,繳納性質不同社保是強制性繳納,每個人都需要交,單位和個人各出一部分。
而個人養老金是自愿參與,它的繳費由全部由個人承擔,每年繳納的上限為12000元。個人養老金的好處是比較多的,它可以用于投資,有稅收優惠,而且個人養老金采取賬戶封閉管理,一般不允許提前支取,便于資金管理,繳納個人養老金還能為你的養老生活多增加一份養老保險。
作為基本社保養老金的補充。
個人養老金賬戶也與社保共有以下特點
實現強制儲蓄
根據規定,個人養老金在繳納之后,不得提前支取,只有達到年齡要求、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出國(境)定居等情形,才能夠取出。這樣,就可以讓大家強制存下來一筆錢,在未來實現專款專用。
獲取長期投資收益
大家繳納個人養老金的錢,可以購買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從而獲取長期投資收益,實現資產保值增值。
商業養老金業務與個人養老金有何區別?
根據有關部門人士介紹,商業養老金定位于面向廣大人民群眾的普惠性、創新性個人商業養老金融業務,是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的組成部分,對個人養老金制度發展具有支持和補充的作用。兩者主要區別在于:
運作主體不同
個人養老金是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愿參加、市場化運營,實現養老保險補充功能的養老保險制度。商業養老金是個人自愿參與,市場化、法治化運作的養老金融業務,由養老保險公司提供包括賬戶管理、規劃顧問、產品購買、長期領取等一站式服務。
稅收政策不同
國家制定稅收優惠政策,鼓勵符合條件的人員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并依規領取個人養老金。個人參與商業養老金業務,不享受相關個人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
賬戶內資金投向不同
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用于購買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商業養老金客戶可選擇購買養老保險公司提供的多種商業養老金產品。
梳理下不難發現,我國正在努力構建立體養老體制,包括基本的社保基金,到現在再上一層的個人養老金賬戶,到國家提倡多年的商業養老保險,再到多元投資渠道。
目標也很明確,在為日益加劇的人口老齡化做準備。反觀鄰國日本,單靠基礎退休金養老是負擔不沉重的養老負擔,那就造成大批銀發打工族的現狀,那是否養老一定是要選擇個人養老金賬戶?這并不是非一擇二的選擇題!更多的是豐簡由人的問答題。
更何況推行個人養老金賬戶并非只是單純的增加一個養老金儲蓄手段那么簡單,背后邏輯值得深思。
創作不易!感謝各位看官轉發、點贊進行支持!
任何建議,歡迎評論區留言,也可私信聯系。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