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財經新勢力#
重磅大消息:傳了很久的全面注冊制,真的要來了!這次改革,跟所有人的錢包息息相關,哪怕你是不炒股不做投資的人,同樣受影響。那么,究竟什么是股票全面注冊制呢?注冊制改革會對國內股市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和我們普通人又有什么關系呢?即使你不炒股,這些也一定要了解一下。未來十年不懂股市,和十年前不懂樓市是一個道理,不說錯過一個億,錯過幾百上千萬的人大有人在。所以今天內容的重要性不用多說,不看完損失的是你自己。
從2023年A股啟動改革開始,“注冊制”三個字就成了高層各大會議的老面孔,早在2023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已經提出,要在A股市場設立創業板并試點注冊制,當時注冊制改革剛剛起步,僅僅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科創板試點。到了2023年,當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進一步提出,要聚焦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2023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繼續把注冊制改革作為資本市場改革的重點內容,2023年一開年,這場醞釀了好幾年的制度改革,終于迎來了高潮,2月1日,證監會宣布: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的改革正式啟動,并就全面注冊制改革的主要制度規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毫不夸張的說,從這一天開始,A股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不做投資不買股票的朋友聽到這里,可能會一頭霧水,說了半天,究竟什么是注冊制呢?為什么這次改革和每個人都有關系呢?
全世界這么多國家都開設了股市,大多數資本市場,股票上市發行一般采取兩種操作方式,一種叫做核準制,另一種就是注冊制。
總體來說,核準制適用于那些發展階段還比較初期的市場,它的特點是,把監管審核作為股票發行的工作重點,A股在很長一段時間實施的就是核準制。
簡單來說,在核準制下,一家企業想要上市,首先需要按照監管的要求進行自查,然后根據資料清單提交一系列的材料,包括公司的歷史沿革、高管信息,公司的業務和財務信息,而證監會呢,要對這些材料的內容進行充分的核查,找出里面的問題或者不能邏輯自洽的地方,羅列出來讓上市公司進行答辯和解釋,如果答辯沒問題,上市公司就能通過監管的審核,在經過一系列既定的程序,股票就能順利發行上市。
因此,采用核準制作為股票發行上市制度的市場,監管承擔的發行審核壓力比較大,事無巨細都要核實一遍,結果就是,這么詳盡的審核,花費的人力物力巨大,審核的周期也比較長,一些公司要申請上市,只能排隊提交材料,按照提交申請的順序等待監管機構的審核,因此,很多公司為了上市,從選擇保薦機構準備材料開始,到申報上市,再到正式發行,整個上市流程沒有幾年根本走不完。而監管機構呢,被幾百家公司追著申請上市,但想提速也是愛莫能助。
核準制還有個問題就是,企業提交的上市材料有一個專門的審核機構,叫做發審委,全稱是“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這個委員會一共有63個成員,每次審核公司的股票發行申請,就從63位委員當中抽7名委員來審核,要至少5名委員投票同意,企業的上市申請才能通過,這個過程當中,又很容易滋生權力尋租和腐敗問題。
注冊制就不同了,它更加強調的是市場和投資者對于上市公司的監督,監管機構在接到企業上市申報時,甚至不需要對材料的內容進行實質性的審核,只對材料的全面性、準確性、真實性和及時性做形式上的審核,按照美國這類成熟資本市場的經驗,只要公司提供的材料齊全,不是偽造虛假的,不存在明顯的錯誤,都會允許上市,這樣一來,監管的審核壓力就小了很多,大大節省了成本,企業上市發行排隊長的問題就能得到有效緩解。
你要是覺得注冊制就是給企業上市開了后門,降低了門檻,那就大錯特錯了,好戲還在后頭呢,雖然企業上市的進度得以加快,但監管機構、市場和投資者對于公司的監督無處不在,一旦上市公司出現問題,退市的大門同樣朝他打開。因此,注冊制對于投資者的專業性有著更高的要求,一般在市場化程度高,體制機制更加成熟的資本市場才能實施,比如美國、日本和我國香港的股票市場,就采取的是注冊制。
說完了注冊制是什么,那么,注冊制到底好不好呢?對股市又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注冊制當然好,股票市場從核準制向注冊制的跨越,標志著市場的成熟和完善,這是大勢所趨,不然國家也不會花了這么大的力氣,花費幾年的時間來推進全面注冊制改革了,具體而言,注冊制的好處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聽完,你就知道這事和咱們普通人的關系有多緊密了。
首先,注冊制改革的推進,能加快上市公司的優勝劣汰,讓真正優質的公司在市場中獲得融資。
咱們大部分普通人,基本都是工薪階層,很多朋友可能就在上市公司,或者準上市公司上班。
原來A股實施核準制,企業上市的門檻比較高,上市的速度也不快,這么多企業申請上市,但監管機構的人手有限,只能一家家審核,很多公司排隊一兩年還沒有輪上,都是很正常的事。可問題是,企業提交上市申請之后,股權架構就要封閉起來了,也就沒有辦法做股權融資了,如果這兩年企業想擴大再生產,想融資,就會受到限制,那怎么辦呢?只能涼拌唄,有些企業甚至因為申請上市,錯過了擴大業務的好機會,從根本上來說,這并不利于企業的發展。
實施注冊制之后,情況就不同了。注冊制之下企業上市的速度大大加快,一方面,監管機構不再做上市申報的實質審核,企業上市提速了,另一方面,企業上市難度降低,有更多的企業能夠進入資本市場接受市場的檢驗,那些真正經得起考驗的公司,就能夠脫穎而出,就能夠融到資,率先抓住時代的紅利。
老股民都知道,在A股市場有一個獨特的現象叫做“借殼”和“炒殼”,這都是核準制的產物,因為上市難度比較高,很多上市公司發展不順利,老板靠做企業賺不到錢了,就動起了別的腦筋,想把自己上市公司的身份賣出去,核準制下,上市難度比較高,上市公司這個身份本身就很稀缺,很值錢,很多非上市企業不想花幾年時間去申報上市,就干脆買一個空殼上市公司,通過資產重組的方式,間接實現上市,殼資源炒作可不是一個好現象,一個空殼公司價格被炒上天,但公司的質地又不行,實際上就是資源的浪費。
投資者的資金沒有給到真正好的公司,反而在這些空殼公司上炒作,平白無故的吹大了泡沫,注冊制一來,“借殼”和“炒殼”的現象就沒有了生存的土壤,還是那句話,市場會引導資金向真正優質的企業流入,加快金融扶持實體經濟。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有上市計劃,或者已經上市了的,恭喜你,注冊制是一個大利好,如果能抓住機會,你的公司肯定還能再上一個臺階,跟你的前途和收入是不是息息相關?
第二,注冊制改革是A股進一步完善和成熟的重要標志,能夠推動A股與國際市場接軌,提升對外資的吸引力。
這兩年有一股資金,被市場稱作“北向資金”,也有的人叫他“聰明的資金”,特別受到投資者的關注,甚至在2023年的開年行情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領頭作用,這個北向資金,其實就是外資資金。
對于這些外資投資機構來說,注冊制意味著A股的市場化水平又上了一個臺階,當然是加分項,能夠吸引更多的海外資金流入A股,不管是對上市公司,還是對投資者來說,都是一件好事,蛋糕做大了,每個人分的就多了。因此,不少券商研究所已經發布了相關的研究報告認為,在A股全面注冊制改革落地時,預計將迎來一波明顯的上漲潮。推動股市上漲的一股重要力量,就是外資。
第三,注冊制的實施,也是資本市場完善對中小投資者保護的重要舉措。
剛剛過去的2023年,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大家可能都關注到了,國內房地產市場遇到大范圍的調整,股市也在經歷著熊市,但居民在銀行的存款卻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全年住戶存款新增超過17萬億,刷新歷史記錄,這說明什么問題?選擇買房投資的人少了,老百姓的財富在搬家,但也沒有太多人選擇投資股市。為什么會出現這個現象呢?股市行情不好是一個原因,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A股在歷史上爆過的那些雷,著實嚇退了不少中小投資者。
2023年上市公司獐子島業績爆雷,公司解釋暴雷原因,說扇貝被凍死了,到了2023年,公司故技重施,這次的理由是,扇貝離家出走了,鬧了好大一個笑話。像康美藥業,樂視網,都是歷史留名的大雷,踩中一個,好幾年都翻不了身,注冊制改革,就是要針對上市公司暴雷問題,好好治一治問題企業。
注冊制之后,企業上市不僅容易了,退市也會更容易,像美國就是注冊制,先定好規則,企業提交材料之后,就要接受全方位的監管,一旦違背了最初定好的規則,不好意思,就要接受重罰甚至退市。
2023年42家公司被終止上市,數量刷新歷史,就已經說明了問題。以后,資本市場監管的重點放到了企業上市之后,從信息披露到股票交易,再到公司的各項經營活動,上市公司的一舉一動,都要經得起市場拿著放大鏡進行檢驗,再加上2023年新《證券法》的實施,大大提高了上市公司和相關機構的違法、違規成本,但凡還有人抱有僥幸心理,都要付出慘痛的代價。國家要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是認真的,是下了決心的。
說實話,全面注冊制在2023年初就落地,超出很多人的預期,但回頭想想,也有道理。2023年是國家經濟企穩和復蘇之年,經濟下一步怎么走,國家已經通過注冊制改革,把方向告訴我們了。
以前咱們中國人,手頭一有錢就喜歡買房,像房地產開發商、建材、家電等傳統企業,吃了過去幾十年的紅利,是國家城市化發展最大的受益者,可鋼筋和水泥支撐不起一個民族的未來,世界上那么多國家,沒有一個是靠炒房實現共同富裕的,反而是,這幾年我們常常在芯片、半導體、通信領域被一些國家卡脖子,這說明什么問題,一個國家要發展,經濟要有活力,首先要繁榮實體制造業,特別是其中科技含量高,創新能力強的這批企業,這是我們國家的未來,也是我們在國際上得以立足的底氣。
國家在這個時候啟動全面注冊制改革,就是要讓這批代表著未來和希望的企業加快上市,用市場化的方式扶持實體經濟。因此我常說,現在不關心資本市場改革的人,和十年前不看樓市的人本質上沒有什么區別,都沒有看到國家的良苦用心和政策支持的方向,政策往哪里發力,未來就在哪里,機會就在哪里。
全面注冊制改革已經啟動,股市藏了大機會,但也別忘了警惕風險,畢竟股市和樓市不一樣,需要更高層次的認知才能勝出。不知道大家是否看好注冊制改革后A股的投資機會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我們下期再見!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