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A股市場行情震蕩,但券商對于部分成長賽道公司關注度不減。在市場回調之際,券商紛紛加大對相關公司的調研頻次。
Wind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券商共對包括北交所上市公司在內的1413家上市公司進行調研,其中6家公司盡管股價最高回調幅度超過42%,這些公司均接待券商調研超100家(次)。
在海外加息以及地緣沖突的背景下,前期景氣較高的成長標的遭到公募基金減持。不過,在機構看來,制造成長板塊包括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及科技硬件半導體等風險已經有所釋放,轉機在于“滯脹”風險、全球流動性和市場情緒因素能否邊際改善。
市場回調難掩券商調研熱情
從年初每股接近55元到4月底不足32元,華陽集團股價年內跌幅超過42%。但從公司披露的調研紀要看,截至目前,其累計接待109家(次)券商調研,數量在所有接待券商調研的上市公司中位居前列。
作為一家主要業務為汽車電子、精密壓鑄的上市公司,公司汽車電子新技術及新產品進展、2023年及2023年一季度研發投入情況、精密壓鑄業務進展等,成為券商調研關注的焦點,公司對此也一一做出回應。
容百科技、晶盛機電、高測股份、溫氏股份、中科創達等公司情況類似。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30日,上述公司年初以來股價跌幅從3%至27%不等,但這些公司同期均累計接待超過100家(次)券商前來調研。從行業看,這些公司多數與鋰電、光伏、智能操作系統技術相關,整體上屬于成長風格。
今年前4個月接待券商調研數量前十上市公司
數據來源:Wind
Wind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共有1413家上市公司獲得券商調研,從其所屬Wind行業看,屬于工業機械行業的最多,達113家;接待券商調研的上市公司還主要集中在電氣部件與設備、電子元件、半導體產品、西藥、應用軟件等成長賽道,分屬這些行業的上市公司均超過50家。
除滬深交易所上市公司外,今年前4個月,券商還對24家北交所上市公司進行調研。接待調研券商家數居前的北交所上市公司,如科達自控、長虹能源、富士達、艾融軟件、威貿電子、禾昌聚合等,多數也屬于成長風格,所屬Wind行業涵蓋了電氣部件與設備、通信設備、應用軟件、電子元件等。與滬深交易所上市公司類似,這些公司年內股價多數也遭遇明顯回調。
聚焦“低估值+業績確定性”標的
年初至今,成長風格板塊多數表現不佳,機構對成長風格今年行情演繹的判斷也趨向謹慎。
東北證券梳理發現,2023年一季度主動偏股型公募基金加倉銀行、地產、新能源,同時減倉電子、計算機,整體上在海外加息以及地緣沖突的背景下,前期景氣較高的成長受到減持,而受益于保增長政策的價值板塊以及通脹上行期間表現較好的周期板塊則受到基金青睞。東北證券預計,二季度公募基金主要加倉方向為受益于保增長的價值板塊以及部分消費板塊。
對于成長方向,中金公司認為,公募基金對部分熱門賽道倉位仍然不低,仍需關注市場調整帶來的資金負反饋影響;制造成長板塊包括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及科技硬件半導體等風險已經有所釋放,轉機在于“滯脹”風險、全球流動性和市場情緒因素能否邊際改善。
當前市場對成長方向關注最高的仍是新能源,從政策端看,就在近一個月內,包括廣東、福建、湖南、江西、河北、海南等13個省區市出臺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以及加強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對此信達證券認為,后市配置建議關注受益于碳酸鋰價格預期平穩以及下游產品漲價的電池環節、石墨化供需趨緊的負極環節、競爭格局良好且盈利在底部的隔膜環節,以及受益于4680電池的高鎳正極環節。
對于另一大備受關注的成長方向——半導體,中信證券認為,經歷前期(2023年12月至今)估值調整,目前板塊估值已處于歷史低位,建議關注估值尚低、全年業績確定性相對較高的頭部設計公司;晶圓方面,部分核心標的2023年持續受益于行業高景氣,在產能擴張和ASP提升雙重作用下,有望看到收入環比持續增長和毛利率穩定提升;設備方面,設備驗收和國產訂單是潛在催化因素,建議關注設備零部件主題性機會。
編輯:鄭雅爍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