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負刑事責任年齡老人法定情形為多少歲
法律上不存在老人多少歲就可以免除刑罰的法律規(guī)定;但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不負刑事責任年齡老人法定情形為多少歲?,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jié)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對依照前三款規(guī)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第十七條之一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二、如何認定刑事責任年齡
1、書證
主要包括戶籍證明、出生證明、防疫保健卡、學籍卡、母親育齡婦女生育資料等,這些均可以作為認定行為人年齡的證明材料或者直接作為證據(jù)使用。
2、犯罪嫌疑人供述及證人證言
在一些書證無法取得或書證存在瑕疵時,對犯罪嫌疑人年齡的認定可以依靠犯罪嫌疑人供述及證人證言認定。哪些證人的證言較為客觀真實,一般說來,接生人員、犯罪嫌疑人的近親屬的證言比較可靠,如果與其他證據(jù)不相矛盾或有其他證據(jù)印證,可以采信。對戶籍資料記載是成年的,犯罪嫌疑人或其父母提出是未成年的,并能提供一些親屬、鄰居、醫(yī)護人員、戶籍登記機構工作人員證言等證據(jù)的,一般可認定其為未成年人。
3、鑒定結論
隨著現(xiàn)代先進科學技術的進步,根據(jù)一個人生長發(fā)育的特定規(guī)律,對一個人的年齡作出準確認定成為可能。常見的鑒定有骨齡的鑒定、牙齒的鑒定等。因此,鑒定結論在一定的情形下可以成為確定刑事責任年齡的依據(jù)。
綜合上面所說的,公民只要滿了十四周歲就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對已滿七十五周歲的老年人在處罰時是會從輕或減輕刑事責任的,所以,案件的處理都是有規(guī)定的,不會因犯罪者的年齡大而不給予任何的處罰,只要做錯了事情都是需要承擔責任的。
北京刑事律師王學強法學理論功底扎實 ,工作認真細致 ;與法學界聯(lián)系廣泛 、密切,緊密結合法律理論和實務;對重大疑難的案件訴訟經驗豐富 訴訟技巧運用嫻熟。 執(zhí)業(yè)以來辦理了眾多典型疑難案件和復雜法律事務 ,中央電視臺《今日說法》 、《焦點訪談》,北京電視臺《法制進行時》、《北京時間》以及《法制日報》、《民主與法制》 、《鳳凰網(wǎng)》、《中國網(wǎng)》等都曾進行過多次報道和介紹 。關于不負刑事責任年齡老人法定情形為多少歲?的更多法律問題,可以咨詢強律網(wǎng)北京刑事律師。
相關內容: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如何申請?
一、什么是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指由各級人民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機構及法律援助人員,為經濟困難或者特殊案件的當事人提供免收、減收、緩收費用的法律服務。其本質是法律援助是國家的職能,政府的行為,體現(xiàn)了政府對公民的應盡義務。在這一制度中,政府是義務主體,未成年人是權利主體。政府應該保障不能獲得收費法律服務的未成年人獲得法律援助。
二、哪些未成年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根據(jù)《法律援助條例》、《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對于下列未成年人政府可以提供法律援助。
1、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中,從未成年人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或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該未成年人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2、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中,在人民法院審判階段,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其指定辯護人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3、公訴案件中的未成年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4、未成年人追索撫養(yǎng)費的民事案件,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5、未成年人請求支付勞動報酬,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最低生活保障待遇,請求發(fā)給撫恤金、救濟金,請求國家賠償,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其他案件,如果家庭經濟困難,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另外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于刑事訴訟法律援助工作的規(guī)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在對犯罪嫌疑人依法進行第一次訊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在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聘請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咨詢、代理申訴、控告或者為其申請取保候審的同時,應當告知其如果經濟困難,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對于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申請法律援助應當經偵查機關批準。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內,在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的同時,應當告知其如果經濟困難,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在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親屬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的同時,應當告知其如果經濟困難,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人民法院對提起公訴的案件自審查完畢之日起3日內,在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的同時,應當告知其如果經濟困難,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訴案件之日起3日內,在告知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的同時,應當告知其如果經濟困難,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收到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請后,應當在24小時內將其申請轉交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并通知申請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其委托的其他人員協(xié)助提供《法律援助條例》第17條規(guī)定的有關證件、證明及案件材料。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地址不詳無法通知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在轉交申請時一并告知法律援助機構。
三、未成年人刑事犯罪如何申請法律援助
申辦法律援助的程序:當事人請求法律援助必須以書面形式提交申請,按規(guī)定格式和內容填寫,并注意遞交下列材料:自己的身份證、戶籍證或暫住證,有關單位出具的申請人經濟狀況證明,申請援助的基本情況,法律援助機構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申請人確實由于客觀原因無法填寫申請表格、提供書面材料的,可以請求工作人員予以配合填寫、記錄。
未成年人申請法律援助的,由其監(jiān)護人代為申請,如果未成年人申請法律援助的事項是和監(jiān)護人之間存在利益沖突或監(jiān)護人拒絕代為申請法律援助的,應由其近親屬、住所地居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委員會、以及其他社會權益保護組織代為申請,未成年人也可以自己申請。
對于一般的申請,法律援助機構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0日內進行審查并作出決定,對符合條件的當事人,做出同意提供法律援助的書面決定并通知受授人,由法律援助機構與法律援助承辦人員、受授人三方共同簽訂“法律援助協(xié)議”;不符合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將做出不予援助的決定,如果申請人對此持有異議,可在接到通知10日內向其主管的司法行政部門申請復查,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在收到申請30日內做出最終決定。對于人民法院發(fā)出指定辯護的法律援助案件,法律援助機構一般不作審查,即發(fā)出緊急法律援助通知書,指派律師提供服務。
文章告訴我們,未成年的刑事犯罪是屬于未成年人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的范圍之內的,一般要由監(jiān)護人或者近親屬、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代為書面申請,正常情況下,10日之內可以接到法律援助機構的回復。
點擊上圖即可在線咨詢刑事辯護律師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其它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發(fā)布,來信即刪。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